新校区今年普遍扩大招生规模

  去年9月17日,山东大学青岛校区正式启用,迎来6个学院的1000多名首批新生。今年7月,山大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六个学院整体搬迁青岛校区,招生总计划与去年持平,除此之外,山大八个研究机构也整建制迁至青岛校区。

  作为菏泽市政府十大民生工程之首的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从2015年10月12日动工建设,截至目前,现代化大学校园已见雏形,并于去年9月6日迎来第一批新生。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2016年招生计划为本科500人,实际招生为544人,现有学生共1600余人。

  2014年,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采取借助菏泽职业学院硬件条件、选派校本部优秀教师和管理人员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实施招生,当年招收600名本科生。目前菏泽新校区招生专业不变,从2016级开始,本部和新校区两边同时招生。

  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2015年6月10日开工建设。去年8月28日,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的首批新生已经顺利报到。2016年,山财大莱芜校区开始面向省内招生,招生计划为500人,实际录取人数526人。莱芜校区计划属于山财大学校统招计划,在本科二批次录取,单列院校报考代码。今年,山财大莱芜校区招生规模略有扩大,莱芜校区今年计划招生600人,皆为本科层次。

  去年9月,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也迎来一批新生,威海校区新校址正式启用,招生计划为1380人,实际招生为1371人。新建的威海校区,由最初的只有4个本专科专业,升级为12个,今年招生人数增至1569人。

  一座高校入驻,就是一大利好

  不只是去年,随着高校招生规模扩大、新增专业增多,原来的校区无法满足办学需求时,新增校区成为很多高校的选择。比如,沿海城市日照2001年开始建设日照大学科技园(即日照大学城),山东体育学院、曲阜师范大学、济宁医学院等高校便相继入驻。

  “对当地而言,一座高校入驻,对当地的发展带动确实是重大利好,无论是对当地人文素养的提高,还是区域经济的发展。”山东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周勇分析。据了解,高校异地办学,利用高校的品牌和智力优势,实现高校、地方政府和社会资源的结合,与另起炉灶新办学校相比风险较小、教学质量也容易得到保障,因此,很多地方政府也会开出各种优惠政策,吸引高校入驻。

  以齐鲁工业大学菏泽校区为例,校区的建设,与山东省西部经济隆起带战略的实施密切相关。根据校区发展规划,齐鲁工业大学在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上,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苏鲁皖豫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将菏泽校区建设成山东西部经济隆起带上一座文化标志和菏泽市人文景观新地标。校区的专业设置,也都是省级品牌和特色专业。

  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目前是莱芜市唯一一所高水平财经类国有公办普通本科院校区,对当地教育发展的助攻不可小觑。山东财经大学莱芜校区目前投入使用17万平米,专业设置均为山东财经大学热门优势专业。“希望莱芜校区能够用品牌专业吸引人才,提升莱芜高等教育办学层次,推动山东教育均衡发展。”莱芜校区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异地校区的大学精神

  需要从零开始

  扩招给学校带来最大和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学校的办学空间接近饱和,为此,很多高校也在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从高校的角度来讲,学校首先要有自己的核心发展战略。”周勇介绍。

  据了解,业内一般将高等教育的发展模式概括为三种,内涵式发展、外延式发展以及内涵和外延并举发展。异地办学能够迅速扩大规模,又能兼顾基本质量,成为很多高校的选择。所以,在异地办学的校址选择上,除了当地市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也离不开当地地缘优势的影响。比如,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地处青岛市“蓝色硅谷”核心区,山大先期在青岛校区规划建设生命学科、信息学科、环境学科、海洋学科、政法学科五大学科集群,以及海洋研究院、高等研究院、前沿科学技术研究院、德国学院等若干高端研究机构和一部分基础科学、人文社科学科方向。对于青岛校区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山东大学相关人士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岛校区的学科布局必将成为山东大学学科提升、实现学科升级换代的重要契机,青岛校区也必将成为山东大学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平台和支点。”

  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也是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为契机,积极打造海洋区域优势产业。从最初的只有4个本专科专业,到2015年7个本科专业,再到升级为12个本专科专业。目前设有船舶与轮机工程学院、航海学院、国际商学院3个二级学院。“山东交通学院威海校区的专业设置,一方面以临港、涉海、海洋产业为重点,另一方面又与中韩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相对接。”威海校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但是另一方面,异地办学,无疑会面临着不同校区之间大学精神、校园文化的融合问题,以及管理方式的变革。异地建校区,毕竟不同于“分校”,校区毕竟与主校区“同宗同源”,异地校区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需要从零开始,缺乏一定的大学精神传承的根基。另外,异地办学,师资水平的调配也成为难题,“下午五六点后校园里难见到教授和老师”,师生之间的传道、授业、解惑如何更好地实现,成为很多新建校区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学的发展,还是靠大师和学者。”周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