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筐筐的海蜇被运送到池子里。

  海蜇捕捞加工一般是夫妻搭档。

  一名捕捞者挑着两筐海蜇上岸。

  文/片 齐鲁晚报 记者 台雪超 通讯员 招婷婷

  27日,记者在青岛崂山区黄山社区码头捕捞现场看到,200多名渔民在捕捞、分解、加工海蜇,日均捕捞60吨,整个捕捞季平均每户能收入七八万元。

  崂山区王哥庄街道黄山社区近半数居民从事海蜇捕捞,今年7月20日为海蜇开捕期,捕捞季约持续2-3个月。由于在近海,渔民驾驶小船从码头到捕捞区域只需要15分钟,海水涨退之间水流较缓,是捕捞海蜇的最好时机。捕捞分解海蜇是个重体力活,出一个潮之后要忙碌3个小时,一天出2-3个潮就不错了。

  捕捞一般是夫妻搭档,男人捕捞回港后,女人在船上手工分解出里子、爪子、脑子、头、皮等,海蜇里子必须在捕获后尽快分割,否则海蜇死亡后里子会很快变质,无法食用。记者看到,分离后的皮和头再一筐筐一桶桶运到盐和明矾池里腌制,之后加工成蜇头、蜇皮;里子、爪子、脑子会被运到炉灶里蒸煮再行加工,制成一盘盘可口的海蜇菜,“海蜇宴”也成了黄山海蜇产业的一大特色。

  “黄山社区捕捞船现有20多条,目前有200多人在进行这项工作,占黄山社区总人数的五分之一。”黄山社区居委会主任林先队介绍,里子是最贵的,收购价一般每斤25元,市场批发价则要达到50多元。林先队坦言,因为气温一直很高,黄山社区的海蜇生长量不减,但是目前面临的一个困境是后备劳动力不足。捕捞是一个体力活,老人干不了,年轻人不愿意干,因此劳动力越来越少。

  据悉,利用海蜇收获季,平均每户渔民能收入七八万元,多的能收入十几万元。黄山社区码头一天日均捕捞60吨,整个王哥庄街道一天能达到3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