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团在手心随意搓揉,用几把塑刀灵巧地在上面刻画,短短几分钟,小猪吃西瓜、白兔吃萝卜、老鼠吃玉米,还有八仙过海、西游记等各式栩栩如生的面塑作品跃然指尖,造型憨态可掬,颜色丰富多彩……
在阳谷县阿城镇阿西村有这样一位农家妇女,做面塑已有30多年,别人是“妙笔生花”,她是“妙手造面”,一个个面团在他的手里经过拿捏和玩转,就好似被赋予了新的生机。刘敏说,她要将面塑做到终生,一直做到不能做为止,不管有没有钱赚。
八岁就与面塑结缘
1975年,刘敏出生于阳谷县七级镇辛庄村一个小乡村,八岁时,就跟着爷爷拉着糖稀车子走街串巷换糖稀、捏面人。每到逢年过节,为图吉利,长辈们常把馒头做成各种各样的人物、动物形象。刘敏说:“我母亲捏出来的面人像极了,蒸出来好吃又好看。”那时刘敏最开心的事就是拿着这些香喷喷的面人在小朋友们面前炫耀。后来,刘敏跟着爷爷和母亲学着做面塑,大概是天生与这门艺术有缘,不起眼的面团在她手里变成了生动活泼的动物、人物形象。时间一久,村子里就传开了,说老刘家的孩子手特巧……
看刘敏现场做面塑,给人一种驾轻就熟的感觉,但她却说,这“简单”之中包含了她多年的心血。过去,在农村,面粉还比较金贵,家里人根本不舍得她经常做面塑,于是她就用泥巴代替面粉,比照书本上的一些动物、人物造型捏,之后再在捏出的面塑上涂上染料。刘敏说,做面塑最主要的是要配好面料,如果面料配不合理就容易干裂变形,还不易保存。为了解决这一办法,她着实下了很大工夫,先后用各种不同比例的配料做成面塑试验了一次又一次,失败了再试,直至成功为止。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敏从媒体上看到河南郑州面塑大师贾武岗的事迹后,心里十分羡慕,慕名前去郑州找贾武岗老师拜师学艺,她虚心好学的精神感动了贾武岗老师,贾老师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全部传授给她。在名师指点下,经过两个月的努力,刘敏的面塑作品在制作速度和精度上有了质的飞跃,很多作品也应邀参加省、市及全国展览并获得多项大奖。
潜心研究练就绝活
在刘敏家里,她一边做面塑,一边向记者介绍制作过程。刘敏说,面塑用的面是糯米粉和白面掺和而成,并加适量的蜂蜜、甘油等,这样不容易腐裂,然后经过揉匀、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
面人一般先从头捏起,用行话说是“开脸”,然后再塑造身体,同时给不同的人物“穿”上不同的衣服,这样,整个面人就完成了。使用的工具极其简单,主要是拨子、梳子和剪子这些日常的工具,有时还要采用羽毛、丝线、棉花等材料来制作人物的胡须、头发、冠顶之类,增加面人的生动性。“工具越少越好,手是最好的工具。”刘敏说。
刘敏说,捏塑人物时,特别注重人物的气韵和神情。她认为一件好的作品神似高于形似,形只不过是人物的外在描写,而神似则是对内在精神、性格的把握。她说,面塑因为其原料的原因,讲究的是小巧玲珑,细微处见真功夫,在人物创作上,要求五官表情逼真,透着人物的思想感情,无论是人物造型还是动作表情,都要体现人物的“神”,使整个人物富有生命力。
30多年的面塑创作过程也是刘敏不断研究、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她说,面塑顾名思义是用面粉制成的,时间长了就容易长毛或被虫咬,这是每个面塑艺人都要面对的问题,为此,她在贾武岗老师指点的基础上,通过不断研究,在面里又增加了很多材料,使面塑不裂、不生虫、不长毛,她捏制的许多作品都保存十几年了,无论形象还是色彩,现在依然生动如初。
在传承推广中发展
刘敏告诉记者说,虽然她现在捏面塑捏出了名堂,但这并未给她带来多少“效益”。她说:“年轻的时候,丈夫常说我不务正业,挣钱不多,面粉浪费了不少,孩子也怨我,说我整天弘扬民族艺术,可什么时候能弘扬出经济效益来啊?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不吭声,谁让咱喜欢上这个呢?喜欢就得放弃点儿什么,有得就有失。”
从事面塑几十年来,她的面塑技艺在不断得到许多专家学者的认可和赞赏,其作品也多次参加展览获奖。除此之外,一些好的作品她都细心保存着,尤其是一些极好的作品,别人出再高的价也不卖。前几年,有人出高价想要买她的“八仙过海”,被她婉言拒绝了。刘敏说,这些精品是她精心创作出来的,有着很深的感情,不舍得卖。最重要的是,这些代表着我们不可丢失的民间艺术,她要把这些好的作品留着用作展示,当做孩子们的民间手工艺教材。
面塑这项民间艺术需要后继有人,如果没有好的作品吸引,这项民间艺术会慢慢失传。“现在会做面塑的人已经不多了,如果没人传承这门手艺,将来就可能失传。所以我想从娃娃教起,万一遇到好苗子,我可以重点培养一下,现在我已教出了3个徒弟,他们能够独立创作。”刘敏说,现在她一有空,就到村中心幼儿园里教小朋友学面塑,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培养出更多面塑传承人。记者 布双起 本报通讯员 陈清林
来源:大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