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乐,平日有写东西的习惯吗?有啊!会写一些文字,记录下自己一时的感受。往论坛上发吗?你是说网上发帖子?我不会,不过我比较喜欢看,没事儿上网刷刷贴也是一种休闲方式。那我给你介绍一个大哥吧,他是一个农民工,在业余时间常在论坛发帖,因为他的文字朴实真诚,能打动人,现在都成网红了!

  大个子老李来青岛十几年,精明也实在,是个“小诸葛”般的存在。爱找女朋友的老倪,吹嘘自己的女友十几个却四十多岁了仍是光棍。

  晚上六七点钟领工资,大伙很心奋,七八个人挤在面包车上回到村里,车上大家都掏出自己的智能手机,看新闻的看新闻、听歌的听歌。

  “前几天,三十来岁的工友小张从近五米高的钢管架子上滑下来了,跟着去医院的人说情况不太好;电焊打了眼睛以后,严重疼痛,眼睛睁不开,泪流不止,鼻涕也是一个劲地往下流……焊的时间长了,脸部的皮肤都要蜕掉一层”,

  隔壁住的是河南老李,勤劳、善良,五十多岁的年纪供着两个读书的女儿,“他很少休息,听着他的洗漱声我就逼自己起床了”,偶尔听到老李挣扎着咕哝“哎呦,真冷,今天不上工了吧”

  这些平凡而又朴实的文字,都被张书成记录在了天涯论坛的帖子里,他是一名农民工。2009年来到青岛后,就一直驻守在城阳惜福镇的这处劳务市场,不同的是,干活之余,他喜欢用相机、文字记录着农民工生活的众生相,记录着周边的一切……

  2004年,34岁的张书成,怀揣“到外面闯闯”的理想,处理掉德州老家村子里的超市和十几亩地,带着700多元和妻子到了广州,但是几个月后,不安分的张书成又来到了青岛。在城阳惜福镇劳务市场打零工,这一干就是8年。

  记者在张书成的出租房里看到,一个不足6平方米的南屋,除了一张床、一个放食物的小橱柜再没有其他的东西,自己搭建的小木板上放着电磁炉和几棵大白菜。屋里没有暖气,床上的电褥子是他唯一的取暖设备。

  即便如此,张书成对这个居所仍表示满意,与这个房子不太相衬的是橱柜上面的书和床头的电脑,还有手里的智能手机,它们给了张书成一个丰富的精神世界。

  从2013年开始,张书成把每天的所见所闻拍下来配上文字发到天涯论坛的帖子上,而且,为了干这件事,他还瞒着媳妇,配置了一台4000多元的电脑、2000多元的相机。对这些做法,张书成的媳妇十分不满,她不止一次“警告”张书成,“多干点有意义的事情”,可在张书成的眼中,自己做的就是最有意义的事儿。

  为了更多积累素材,他看书、听广播,还去“采访”工友,如今工友们也知道了,自己身边有个“能写的”老张。李阿姨是张书成的房东,在她们家已经住了五年的时间,对于他的才华,李阿姨更是称赞不绝。

  在天涯论坛上,记者看到,张书成的青岛的劳务市场的帖子已经有将近15万的浏览量,几年来,每一天,他都把每天发生的事通过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在天涯论坛上发表,从点滴小事到家长里短,都包含在里面。

  在论坛上记者注意到,张书成把自己和工友第一次做飞机的经历也记录到了里面,他告诉记者,现在坐飞机不是一件稀奇的事,但是对他们这些农民工来说,他们很好奇也很珍惜,或许就是这么朴实的记录生活,才让网友们如此的喜欢他的语言。

  持续发帖几个月后,张书成得到了网友的第一次回帖,之后越来越多,张书成说,有一个毕业七八年的硕士在帖子中诉苦,他在北京工作多年,工资水平依然跟农民工差不多,“快熬不住了”。他也用自己的方式在帖子上来安慰他。

  在论坛上,也有人质疑他,说他语言朴实,整天发些毫无意义的鸡毛蒜皮。这曾经让张书成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来他想明白了,“我只是记录自己的生活,不用在意别人的眼光”。

  有了“铁杆粉丝”的张书成反而觉得有压力起来,“要研究一下语言是否组织得流畅,是不是有错别字,是否对朋友们有益处,还要规避网络封杀敏感话题敏感字眼”。

  张书成说,这个劳务市场从十六七岁的小伙子到七十多岁的老汉都有,每个人都对生活充满着期待。现在,一些外地市场紧缺的打工者们把张书成描绘的青岛劳务市场当做了“天堂”。张书成每天都会接到几通电话,询问这边的工作如何、工钱高低,他总是如实告诉他们劳务市场的情况,临了不忘嘱咐一句“这里不养懒汉,只要勤快就能赚钱”。

  张书成说,他很享受如今的生活状态,白天靠劳动养活一家、晚上躺进被窝感叹人生。对于未来,他也有自己的人生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