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25日11000辆摩拜单车正式进入济南后,如今“小橙车”已经风靡泉城。在自行车逐渐淡出日常生活的今天,共享单车为什么又火起来?它对缓解交通拥堵有多大作用?它会否成为都市百姓的亲密伴侣?
骑共享单车让生活“慢下来”
自行车曾是人们上下班的主要交通工具。以北京为例,1986年,北京有超过63%的人使用自行车作为最主要的交通出行工具。而随着私家车和电动自行车的普及,自行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到了2013年,北京使用自行车出行人群的比例降至14%。
齐鲁壹点、齐鲁晚报网调查数据显示,因为路程远或有大坡骑车太累,有了电动自行车,空气污染等原因,多数人上下班坐公交车或班车,自行车已经淡出日常生活。但是如今,随着摩拜单车的投入使用,自行车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其中一个原因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慢生活”,调查显示,有91%的受访者表示,“慢生活”是他们的追求目标。
对于“慢生活”,著名卫生健康专家洪昭光认为,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今天,生活要归于简单,梳理心情,看淡名利,让生活节奏慢下来。如今,为了寻求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保障自己的健康、享受生活,很多人把“慢生活”作为自己追求的生活方式。齐鲁壹点、齐鲁晚报网调查数据显示,工作不要太拼、业余有点小爱好(占比25%),改变出行方式、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占比22 。 22%),成为人们向往的“慢生活”首选方式。因此我们不难发现,共享单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一部分人的“慢生活”愿望,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能利用自行车享受一把理想中“慢生活”的样子,放松自己的心情,同时还可以锻炼一下身体。
资料图
能避开拥堵但缓解拥堵作用有限
另一方面,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也是促使共享单车受欢迎的一个重要原因。调查显示,47 。 83%的受访者选择公共自行车是因其“方便实用,即走即停,不受交通拥堵影响”。
但是,共享单车能否大大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呢?齐鲁壹点、齐鲁晚报网调查数据显示,66 。 67%的受访者认为,用发展共享单车来缓解交通压力作用不大,“虽然方便了,但总体上不能解决堵车问题”。
数据也显示,共享单车一般作为短途代步工具使用,对于家和单位的距离越来越远的都市人来说,多数人上下班选择坐公交车或班车,占比41 。 67%;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自己开车,选择骑自行车的仅为8 。 33%。但对于3公里之内的出行,四分之一的受访者一般选择自行车,也有一半受访者选择电动自行车。有网友表示,“小区门口投放一些公共自行车,能解决方圆五公里的生活出行,远程就需要开车了。”公开数据显示,共享单车的骑行距离86%都在4公里以内。
短途用处大,远了不顶用,自行车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并不能作为主要交通工具使用,造成交通拥堵的汽车仍然是很多人上下班的首选,可见公共自行车对缓解拥堵作用有限。
网友支招共享单车管理
调查显示,大部分网友对于共享单车的前景还是非常看好的。网友表示,共享单车“不用交停车费,不怕丢失,利于健身、利于环保”“, 占地少,使用灵活,应该给予大力支持”,“是对人们出行方式和理念的一种改变,支持”。
有的网友也对共享单车的管理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投放区域均衡一点,并且继续加大车辆和公共自行车辆租赁点,加强车辆管理,固定停车点,设置好停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