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上午,记者来到R1线的入地点施工处,首台盾构机“开拓一号”已在此日夜不停的运作了40天,地铁隧道形状初现。中铁十四局的现场施工人员介绍,盾构机由西向东已前进了184米,初步施工完毕后的隧道内径5.8米,外径6.4米,大约每分钟能往前推进5厘米,“前100米作为试验距离,施工速度会稍微慢一些,后期盾构机的步伐还能再快,预计12月就能到王府庄站点。”
由于机器不能穿过已开工的车站区域,“开拓一号”行驶至王府庄站后,需从站点西端吊出,随后再运送到站点东端重新吊入地下发车,经过约300米的拐弯后向北直至“中间风井”,行驶总里程3公里多,预计2017年11月完成使命。而在“开拓一号”的隔壁,“开拓二号”也已组装完毕,预计再需一周左右时间就能由西向东始发掘进,打通后的隧道就是未来对向列车的通道。
据了解,R1线地下段共投入6台盾构机,设置了3处盾构机始发点,除过渡段的入地点外,还有由中铁十局施工的演马庄西站,已于7月底开始施工,预计2017年2月到达济南西站,2017年12月到达大杨庄站。位于党杨路张家庄小区西侧、由中铁十四局施工的“中间风井”结构将成为第三处始发点,预计明年1月开始始发,年底到达大杨庄站。
起底如何“贴地飞行”>>平均时速45公里,跑完全程只要半小时
由于R1线位于西部城区,预测前期客流量以学生流为主,所以初、近期采用4节编组列车,额定载客960人。随着沿线区域的发展,远期扩编为6节编组列车。车辆车体拟采用高强度铝合金材料,每列车(4编组)较不锈钢材料可减重2吨以上。最新技术也为R1线列车动力性能注入强心剂,国内很多城市地铁时速在每小时35公里左右,而R1速度则更快,每小时可达45公里以上,部分地区最快速度每小时可达10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全线起终点(演马庄西站至池东站)乘车时间约需半小时,而记者开车走了一遍R1线路,需要约1个小时,整整多出一倍时间。
此外,R1线地铁车辆内部将采用LED照明,并可根据外部光照条件自动调节亮度,地面安装的吸收装置还可将列车制动过程中产生的能量回收,供车站及区间其他设备使用;R1线采用的车地无线通信技术,会将列车运行情况、客室及司机室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及车辆段,方便相关人员及时了解列车运行状况和快速响应。
产业延伸
10年内轨交产业规模达千亿,将建整车生产和维修基地
今后,咱济南地铁自个儿造修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发改委《关于加快推进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意见》,绘就了济南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济南提出:到2020年,轨道交通项目本地化配套率达到30%左右,基本形成包含前期咨询服务、中期土建施工及车辆零部件制造、后期运维服务在内的全产业链,产业规模达到700亿元,初步建成1—2个区域知名的轨道交通产业发展集聚区;到2025年,轨道交通产业规模达到1000亿元,培育3—5家轨道交通项目实施环节具备核心竞争力的总成施工、总成制造、总成运维骨干企业,形成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互动发展的产业格局。
尤其引人关注的是,我市将建设整车生产和维修基地,实现“济南地铁济南造修”,并积极引进零配件生产企业,提升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日前,济南启动了R1线车辆等机电系统设备招标,开始为R1线“买车”。根据招标信息,此次车辆采购需求为B2型地铁车辆,数量为96辆(4辆编组×24列)。目前,青岛四方机车、大连机车等都有资质生产地铁机车。据悉,R1线的首辆车有望在明年年底运抵济南。而在不久后的将来,等到济南建成了地铁整车生产和维修基地,再“买车”就有望“不出济南就搞定”了。
另据了解,在轨道交通电力电子装备方面,济南将引入成熟的海外第三代半导体电力电子芯片技术团队在我市建设生产基地。
下一步,济南还将落实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引进政策,积极吸引海外领军人才团队回国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