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904年开商埠后济南开始走向世界,吸引了外国商业资本的涌入,济南一跃成为“山东内陆第一大商贸中心”。如今,济南又将迎来新一轮开放机遇。获得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实施城市后,济南按照聚焦特色、问题导向和统筹改革的要求,充分发挥省会城市优势和资源禀赋,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为目的,将在不到2年时间里积极推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确定的125项任务和改革措施。

  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王文涛说,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是“空中楼阁”,要结合“四个中心”建设、结合深化改革、结合济南实际,切实落到操作层面,形成一批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紧扣“四个中心”

  根据中央部署,综合试点试验要在不超过2年时间里,在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

  济南市综合试点试验工作将充分发挥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中心城市的优势,紧密结合该市打造区域性经济中心、金融中心、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这一建设“四个中心”任务,以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济南高新区)、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临空经济区、中央商务区和商河县等为重点试点区域,在市场配置资源新机制、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到2016年年底一批深化改革开放新举措初见成效;通过2年左右的试点试验,制约开放型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难题得到有效破解,形成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济南经验和模式”;到“十三五”末,基本构建起符合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国际惯例要求、具有济南特色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聚焦五大任务

  新一轮开放型经济的创新探索旨在破除阻碍发展的羁绊和痛点,释放其活力、增加其动力。济南市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实验办公室工作人员刘明辉对记者说,济南市试点试验的125项任务和改革措施中涉及五大项主要任务,23分项、82小项具体任务。五大项主要任务分别是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探索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发展新方式、探索形成各类开放载体协同发展新格局、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探索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新举措。

  刘明辉介绍说,围绕探索开放型经济运行管理新模式,济南市将建立“清单式”行政管理新模式、事中事后监管新方式、完善统计、报告等制度。围绕探索促进国际投资和贸易发展新方式,将通过做大支柱产业、壮大新兴产业、巩固服务业优势等举措,提高利用外资规模和质量;通过海外投资和工程承包加快向投资规划、工程总承包以及BT、BOT方式转换;推广“苏丹农业产业园”等合作新模式,多方式降低企业“走出去”风险,多举措鼓励企业“走出去”转型发展;通过复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创新措施、打造“东亚博览会”等措施进一步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通过率先复制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政策、探索发展“众包模式”等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模式。

  此外,济南市将加快推动各类产业园区建设,探索中德产业国际合作新模式、探索文化产业发展创新平台等形成各类开放载体协同发展新格局;通过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服务业创新发展、推进金融产业集聚发展、推动文化产业“走出去”发展、加快推动临空产业发展和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等举措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通过探索金融服务装备制造业发展、金融服务科技创新、金融服务文化产业发展、金融服务“走出去”、金融服务投资贸易便利化和进一步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等新举措来提升金融服务开放型经济水平。

  落实四项改革

  记者在济南高新区采访时,开放型经济发展办公室主任赵永言介绍说,高新区实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面向全球招聘吸引了5700人,3000多项市级行政权力事项下放备受瞩目,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解决高新区长期以来所面临的管理体制之困,这就是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突破口。

  据介绍,济南市将通过简政放权、改革商事登记制度、改革招商引资管理体制机制、园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和行政区域经济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措施,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机制;通过建设完善市级政务服务平台、搭建“走出去”服务平台、改革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制度、探索公共资源开放共享新机制以及适度调整出入境管理政策等措施改革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以人才引进机制、科研人员分配激励机制、职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切入点改革开放型经济人才管理机制;通过加强开放型经济法制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来创新法制化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