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日起

  将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水利建设基金的免征范围由月销售额或营业额不超过3万元的缴纳义务人,扩大到不超过10万元,免征政策长期有效。仅这两项措施预计每年可为企业减负约260亿元。

  我省“减负”政策力度空前

  前不久,山东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减轻税费负担降低企业财务成本的意见》,被认为“减税降费政策力度空前”。围绕降低企业税费负担、社会保障性支出等5个方面,省政府制定了30条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措施。初步测算,这些政策可减轻全省企业负担500亿元左右。

  据省财政厅有关人士介绍,此次提出的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包括,扩大税费优惠政策实施范围,全面实施营改增试点,并将企业新增不动产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扩大收费基金优惠政策免征停征范围,停征整合部分政府性基金等。

  在降低企业社会保障性支出方面,更是提出最大限度降低“五险”缴费水平,要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比例高于18%的市,逐步降至18%。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累计结存超过12个月的地区,2016年适当降低单位缴费比例。

  在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方面,围绕促进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加快科技产品推广、加强企业职业培训等,山东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如将“创新券”补助范围由小微企业扩大到中小微企业等。此外,还根据钢铁、煤炭等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结合中央财政奖补资金,统筹对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费用进行奖补等举措,以降低企业优化产能支出方面的成本。多地助企业“减负快跑”今年以来,多个省市地方政府出台“减负政策”,助企业“轻装快跑”。

  广东省发布《广东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总体方案(2016年—2018年)》明确提出,到2016年底,为全省企业减负约4000亿元。

  浙江省出台《关于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优化发展环境的若干意见》,其中30条降成本的举措,初步测算,每年可为企业减轻负担1000亿元。

  江苏省印发《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意见》,涉及合理降低企业用工、物流成本,预计可给企业降低成本约600亿元。

  广西制定实施《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若干措施意见》,出台41条措施,预计直接为企业减轻负担300亿元左右。陕西省从4月1日起开始实施《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工业稳定运行的若干措施》,其中国土部门主要采取5项措施,今年将为企业减负165.21亿元。

  西宁市下发《西宁市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从6个方面制定出17条措施,其中包括降电价;取消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费、工伤劳动鉴定费等。

  营改增“只减不增”

  李克强总理今年4月1日到国家税务总局和财政部考察全面实施营改增工作推进情况时,给相关人员下了“死命令”:营改增后,要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只减不增”被作为各地推行“营改增”的硬指标加以具体落实。4月18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就“5月1日在全省全面推行营改增试点”工作作了详细说明。据测算,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2016年全省企业将再减负320多亿元。

  营改增落地后,预计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四大试点行业税负均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省国税局局长薛建英认为,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进一步促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贯通,能消除重复征税对企业经营造成的影响,有利于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从供给侧发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等。

  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全面营改增对纳税人来说是一场减轻税负的“及时雨”。一位业内人士举例,一家企业购入价值1亿元的办公楼,需要缴纳500万元的营业税。而营改增后,不动产可纳入进项抵扣,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家企业购置这栋办公楼将较之前降低500万元的税费负担。

  “在为企业减轻税收负担的同时,营改增还有力推动了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性调整。”省国税局总会计师宋永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