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青岛市市南区通报,4月30日开始,栈桥回澜阁对外免费开放试运行,开放时间为8点半到16点半。为保证游客安全及文物保护,仅对一楼开放。

  市南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申天寿介绍,一楼游客瞬时最大承载量为40人,随出随进,循环游览。游客游览回澜阁,可在入口处免费领取回澜阁游览卡,持卡方可入内游览。

  市南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副主任吴大钢介绍,免费开放的回澜阁,依托建筑空间,通过主题展陈的方式,全面展示青岛近现代历史、人文、民俗等独特城市风貌。首期展览内容以栈桥回澜阁的历史文化为主题,在不破坏原有建筑架构与主体的前提下,展陈按照“简约、古朴、典雅”的设计原则,使回澜阁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文化窗口。

  其中,首期展览内容以栈桥回澜阁的历史文化为主题,使之成为展示历史文化和城市风貌的文化窗口;在不破坏原有建筑架构与主体的前提下,展陈按照“简约、古朴、典雅”的设计原则,采取可移动式能够独立站立的单体展柜,采用抗腐蚀的金属喷漆仿木制作。展柜紧贴内侧墙壁摆放,既保证平稳站立,又最大限度节约空间。设置电子屏展板,不断丰富展示形式,同时启动了“城的地标、我的乡愁”征集活动,征集栈桥及回澜阁的老照片,不断丰富展陈文物史料,打造文化展示窗口。

  栈桥回澜阁于2016年1月移交市南区管理后,市南区邀请建筑、安全、文物、消防等方面专家对其进行了评估论证,在依法依规、保护文物的基础上制定了方案,进行修缮及布展。目前回澜阁修缮和布展工作已经完成。

  回澜阁是一座非常典型的中国仿古典风格建筑,也是青岛为数不多的中国特色建筑之一。据介绍,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正式接管青岛,其后陆续在沿海一线修建了一批具有中国特点的建筑,其中包括水族馆、鲁迅公园牌坊、栈桥上的回澜阁。为了保护楼阁,设计者将亭阁处的桥头设计为三角“个”字形状,以避免海浪对建筑的直接冲撞。而这个独具匠心的设计,不但能减少风浪对栈桥的侵蚀,也使得迎面扑来的海浪在撞到防波堤坝之后,折头而返,前浪与后面迎来的浪涛交迭,顿时如雪起玉碎,“回澜阁”的名称也由此而来。1932年,青岛正式动工开建回澜阁,至1933年6月正式完工。自此,一座双层八角飞檐的“回澜阁”便出现在青岛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