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sinaimg.cn/sd/transform/20160422/RJp3-fxrpvea1093024.jpg)
山东财经大学大四学生王忠义:“考试和救人相比,当然救人更重要”
已经大四的王忠义有很多人生大事要做。作为应届毕业生,他要面临几个重要的面试,4月23日他还要参加山东省公务员考试。“考试和救人相比,当然救人更重要。小男孩如果因为我的延误而失去治疗的机会,我心里会内疚一辈子的。”王忠义说。就这样,他在克服动员剂反应的同时又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备战考试。
回忆当初加入造血干细胞库的经历,王忠义笑着说,是自己一个人主动去的济南市红十字会的一个采集点,“因为我当时看到很多造血干细胞捐献救人的消息,觉得自己也应该加入。2013年10月,就跑去采样了。”其实,平时王忠义一直参加无偿献血,2011年至2016年他共参加了18次无偿献血,其中4次为全血捐献、14次为机采血小板捐献,累计献血量超过6000毫升。今年初他接到通知,与一个年仅8岁的小患者配型成功,经高分辨检测相合,并顺利通过身体健康检查。
这次捐献,王忠义是在女朋友的陪同下来的,“我没敢告诉父母,尽管我知道对身体健康没有影响,还是怕他们担心。”王忠义说。
济南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说,为了捐献王忠义其实耽误了几个面试机会,他是学金融的,如果有企业相中这个有爱心的好小伙,就快点“收”了吧。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大三学生曹勇:“很清楚捐造血干细胞对患者的意义”
22岁的曹勇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学的是生物技术专业。“可能我学的专业和医学比较近,一直在学习一些干细胞方面的知识,很清楚捐献造血干细胞对患者的价值和意义。”曹勇对记者说。
2014年,威海市红十字会组织造血干细胞采集进校园的公益活动。曹勇作为班长组织了同学去参加,自己也成为了一名捐献志愿者。“没想到这么快就配型成功了。”曹勇说,2015年底,他接到和外地一位50多岁的重症女患者配型成功的消息,随后经过高分辨检测相合。
4月16日,曹勇就从威海来到济南,经过体检和随后注射动员剂做好捐献准备,21日正式进行了造血干细胞的捐献。
“我和爸妈都说了,也和他们解释了捐献流程,他们都很支持我。”曹勇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