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哪高就啊?”生活中,总会有人这样问你。

  或许,你正为着生计干着最累、最危险的活儿;

  或许,你正坐在办公桌前,大笔一挥,签下一个大单子;

  或许,你正操持着一门老手艺,为了不让它失传而苦苦支撑;

  ……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工作不分贵贱,只要您恪尽职守、躬身奉献,就能赢得社会的尊重,您就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多一点体验,多一份理解。从2015年7月21日起,大众网日照频道推出《鲁匠360》栏目,记者采访各行各业的“英雄豪杰”,零距离地倾听、感知各行业的酸甜苦辣。

▲李秀花给“小强”喂食▲李秀花给“小强”喂食

  大众网日照4月19日讯(记者 庞远栋)蟑螂俗称“小强”,很多人会想起周星驰主演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的经典片段,当然也会让不少人觉得惊悚。然而在日照,养殖“小强”已经慢慢成为一个行业,吸引到近百养殖户,“小强”也凭借繁殖能力强、药用范围广,成为这些养殖户致富增收的一个手段。19日,记者就采访了其中一位养殖户—李秀花,了解到她与“小强”的故事。

▲蟑螂喜欢温度稍高、潮湿的生长环境▲蟑螂喜欢温度稍高、潮湿的生长环境

  见光就跑,“小强”的家温暖而潮湿

  李秀花养殖“小强”的屋子大约10平方米,几块空心砖撑起两块木板,一块块石棉瓦立在上面,相邻两张石棉瓦中间的缝隙就是“小强”的家,四周的墙上可以看到几片碳晶板的身影,一走进养殖房就能感觉到湿热。记者通过墙上的温度计量器得知,房内温度有28℃,大约是室外温度的两倍。李秀花拿起地上的一个红色喷壶往石棉瓦上喷水,“就喜欢潮湿的环境,它们喜欢稍微高一些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中生长。”

  走进养殖房,记者并未寻觅到“小强”的身影,李秀花告诉记者,它们都在石棉瓦中。果然,李秀花刚揭开一张石棉瓦,就看到上面黑压压的一片全是,随后就听到一阵紧促的“沙沙”声,不一会就跑到没有光线的区域。“密封养殖房的都是黑色物体,除了保暖之外,还能够起到隔离光线的作用。”李秀花说,即使白天敞着门它们也不会出来的,到了晚上就会把门关闭。

▲李秀花给“小强”的窝喷水▲李秀花给“小强”的窝喷水
▲美洲大蠊喜阴暗、潮湿的地方▲美洲大蠊喜阴暗、潮湿的地方

   “小强”除了怕辣之外,几乎不挑食

  蟑螂有众多品种,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它属于害虫。李秀花养殖的是美洲大蠊,它们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2015年10月份,李秀花购买了40斤的成虫,开启了美洲大蠊的养殖大门。半年过去了,她养殖的“小强”几乎也翻了一倍,目前约有80斤,据悉,大约500只重一斤,这样算来,李秀花养殖的“小强”已经有4万只。

  “来了,宝贝!”19日上午9时许,李秀花端着用水调制好的鱼骨粉,来到了“小强们”的房间,将食物小心地放在石棉瓦上。记者看到,石棉瓦上还有土豆、香蕉等。李秀花告诉记者,“小强”几乎不挑食,除了辣椒不吃外,其它的食物对它们来说都是美味,不过,饭量似乎并不大,100斤“小强”每天大约需要2斤玉米面。

▲孵化出来的幼虫要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成虫▲孵化出来的幼虫要经过十几次蜕皮,才能成虫

  有人不理解,她却把“小强”当宝贝

  每天早晨,李秀花都会清理石棉瓦漏下来的东西,除了剩余的食物残渣外,每天大约还能获得约1000只蟑螂卵,然后放在温度相对较高的碳晶板旁边。

  “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卵就能孵化成幼虫,从幼虫到成虫大概需要四个月的时间,这期间它们要蜕十几次皮,才能到成虫,然后就开始产卵。”提到“小强”的成长经历,李秀花如数家珍,成虫以80元每斤的价格卖给回收企业,目前已经开始回收成本。

▲除了辣椒,美洲大蠊几乎不挑食▲除了辣椒,美洲大蠊几乎不挑食

  因为蟑螂的名声不好,李秀花在养殖之初,也有人不理解她的行为。“纯粹是一个爱好,看到别人养殖,感觉挺有意思,并且也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成本与精力。”李秀花告诉记者。

  日照垚圻工贸有限公司严总向记者介绍,2015年在云南考察时,发现了这个商机,随后在日照进行推广,目前已经有近百家养殖户。

▲名词解释:美洲大蠊▲名词解释:美洲大蠊

  蟑螂有很多名称,其实正式名称为蜚蠊,美洲大蠊是蜚蠊科中体积最大的昆虫。别名叫小强,据说最早把蟑螂叫小强是在广东香港地区,“小强”这个别名源于周星驰的电影。成虫体长29~35毫米,红褐色,翅长于腹部末端。触角很长,前胸背板中间有较大的蝶形褐色斑纹,斑纹的后缘有完整的黄色带纹。

  但同时,美洲大蠊的药用范围也非常广,拥有抗肿瘤、提高免疫、保肝、促进组织修复、抗炎、镇痛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