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已经结束,4日,记者在各大墓区探访时看到,墓碑附近到处是祭奠垃圾。比如说玉函山公墓,清明3天假期,园区清理出垃圾50吨,30个人清理两个月,才能清干净。
据介绍,玉函山安息园有4万个墓穴,清明节3天的客流量近20万人。在现场记者看到,安息园的祭奠垃圾各种各样。有祭祀的糕点、水果、空酒瓶、腐烂的水果;有不可降解的塑料袋、塑料花;还有市民压在墓碑上的“坟头纸”……风一吹,轻一些的祭奠垃圾就会随风飞舞,飘得到处都是,给清理工作也带来很大的困难。
玉函山安息园相关负责人介绍,清明期间产生的祭奠垃圾大约有50吨,环卫工人有30人,需要清扫近两个月,“有些祭奠的市民会将垃圾带走,有些人则把祭奠的物品留在墓穴前。祭奠垃圾如果不及时清理,将严重影响墓区环境。”园区内的卫生清洁员告诉记者,四五个人负责一辆车,每辆车每天上下运垃圾得30多趟,一直干到晚上6点。
“相比烧纸等祭品,有些市民将菊花等鲜花瓣撒到墓碑上以寄哀思,这种祭奠方式就很好,因为鲜花时间长了会风干,至少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是建议大家以后都采用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该负责人表示,食品类的祭奠物品还是建议市民带回去,“一是腐烂了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再者也是对资源的一种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