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明湖小区内的公共道路被停放在路边的私家车占用。 记者高歌 摄](http://n.sinaimg.cn/sd/transform/20160224/FCvN-fxprucs6439859.jpg)
“已建成的住宅小区和单位大院要逐步打开”的消息,发布两天后依然在发酵。有对于安全的担忧、对资源占用的质疑,也有对公共管理的建言献策。22日,人民日报发声,称政策“不是拍脑袋决定的”,预示了大量的后续工作即将展开。有哪些改变可以预期?有哪些问题即将浮现?且看“拆掉围墙”将如何“牵一发而动全身”吧。法律要改?
保护业主权益的物权法,也要随之调整
拆小区墙是否违背物权法?最高法:将通过立法妥善处理
“目前这一意见属于党和国家政策的层面,涉及包括业主在内的有关主体的权益保障问题,还有一个通过立法实现法治化的过程。作为人民法院,我们将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庭长程新文在23日召开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新闻发布会上,对社会关注的“小区开放”问题进行了回应。
程新文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封闭住宅小区是农耕时代的产物,现在已经处于21世纪工业化、信息化和新型城镇化的新时代,推进现代化城市建设需要有新的理念和探索。“这一举措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物和有关资源效益的最大化,这是一个非常具有前瞻性的、与时俱进的城市发展理念,符合当今世界的潮流和发展趋势,对于推进城市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程新文表示,作为司法机关,对由此可能涉及的相关主体的权益的影响、协调和保护,法院将加强调研、及时研判,并进一步加强对下指导力度,积极协调有关方面妥善的处理好相关的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