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打造“四个中心”目标
区域性经济中心GDP年均增长以上8%
经济总量: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全面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其中噪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以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长9.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0%,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比重提高到29%;
到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到10.2%,占省会城市群经济圈比重提高到30%。
经济结构:到2020年,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合理,县域经济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8%。
经济影响:旅游消费总额年均增长8.5%;到2020年,总部企业数量达到100家,培育形成3~5家全国知名的平台型企业,打造千亿级企业。
经济活力:引进市外投资年均增长20%,实际到账外资年均增长10%,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8%;民营经济增加值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市场主体数量年均增加5万家。
区域性金融中心,全市金融业规模总量5年翻一番
通过5年努力,实现全市金融业规模总量到“十三五”末比“十二五”末翻一番,主要金融业指标实现倍增。
到2020年末,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240亿元,年均增速15%,GDP占比达到13%以上;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5万亿元、2万亿元,年均增速达到11%和12%以上;全市上市公司总数达到40家以上、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240家;保险业实现保费收入460亿元,年均增长18%,保险密度达到5500元/人。
区域性物流中心,社会物流总额跻身全省第2位
到2020年,全面建成区域性物流信息交易中心、资金结算中心、总部集聚中心、货物集散中心,现代物流业实现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大规模发展,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和重要增长极。
社会物流总额达到3.54万亿元,列全省第2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次前移2位;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41.3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比重下降至15.5%左右;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达500家,其中营业收入过亿元企业50家,国家3A级以上物流企业超过40家(其中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5家)。
区域性科创中心,剑指京沪之间科技创新新高地
将济南市打造成为国内重要的科技成果策源地和京沪之间科技创新新高地,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区域性科技创新中心,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
强化一个国家级高新区(济南高新区)的龙头带动作用,打造10个高端特色产业基地,形成百亿级创业投资基金,建成千万平方米科技创新研发孵化载体和产业基地。到2018年,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45%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达到820家,力争到2020年分别达到47%和1000家以上。
加快“智慧泉城”建设,到2020年,基本建成具有济南特色,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智慧市政、智慧交通、智慧健康、智慧公安、智慧社区、智慧农业、智慧林业、智慧水利等技术保障体系,使科技惠民效果充分显现。(生活日报记者 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