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儿子开启新的人生

  几十年来,孔德娟抱着儿子四处求医问诊,几乎踏遍了任何可以给她希望的医院。一次次地打击,一次次地希望,一次次地挣扎,孔德娟只有一个信念———与苦难搏斗,把儿子的病治好。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989年时,转机出现了。孔德娟从电视新闻上得知,济南的一家医院引进新技术,正试验治疗脑瘫这种病,这让孔德娟彻夜未眼:“带儿子上济南!”

  经过4个多小时的手术和漫长的住院治疗,儿子的病情有了突破性的好转,能坐稳,能站立,能迈步学走路了!

  经过两年的集中治疗和锻炼,孔德娟和儿子终于熬过了最严峻的考验。用毅力和坚强,向人生的苦难宣战,向病魔挑战!看着儿子摇摇晃晃地迈出第一步,孔德娟再也忍不住,掩面而泣,多少年来的付出,她此刻只有一个字———值!

  孔德娟心里清楚:给了孩子生命,还必须教会他如何自食其力。所以,即便在她最困难的时候,也从未忘记给儿子良好的教育,孩子没法上学,她便每天晚上一边干着活,一边教他识字。后来经过反复思量,为了让儿子学习掌握一技之长,负债累累的孔德娟做出了一个“重大举动”———花5000多元为儿子购买了一台电脑,她要让孩子用脚学会操作电脑,与外界交流!

  凭借多年来孔德娟坚持不懈的教育,儿子牟村依靠积累的文学功底和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在街道觅到了一份宣传工作。“他非常开心,一上班就去社区走访,每天坚持写稿子!”孔德娟欣喜十分。

  今年母亲节,牟村还专门买了几束仿真花送给母亲,孔德娟把它放在了进门最显眼的位置。儿子长成孝敬、自信和独立的人,也是给母亲最好的礼物。

  脑瘫儿子用脚丫写信,愿为母亲遮风挡雨

  跟随孔德娟来到她家中,儿子牟村正躺在床上上网,拿双脚操作鼠标和键盘。第一次亲眼看到这种场景。本以为孔德娟的儿子会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她说,让自己最为欣慰的是儿子会读书识字,上网打字,虽然孩子的双手不能抓握,但双脚是灵活的。她常常教育儿子,要心怀感恩之心,感谢曾经帮助他们的民生社区居委会、市环卫处、身边的好心人等等。

  随后,孔德娟向记者展示这样一份特殊的礼物。去年母亲节,儿子给她写了一封信,收到礼物那天她哭了———“妈妈,你知道吗。儿子给你写的信,是我写任何一篇文章以来,最难以下笔的;是用任何华丽的辞藻都难以表达出,我对妈妈深深的爱。”“小时候,我是在你的怀里长大的。现在,我更希望,让你依靠我的肩膀,为你遮风挡雨。”“妈妈我知道你很担心我的未来,可是,我要告诉你,真的没什么好担心的,我现在只是还没有找到我的人生目标,很彷徨。”“希望到那时,会有人这样说:这位是牟村的母亲;而不是,这位是孔德娟的儿子。”

  母子俩要把阳光送给更多人

  2013年,孔德娟和儿子在芝罘区志愿服务指导中心的帮助下,组织成立了道德先锋志愿服务队。“那么多人的关爱,让我们成为一对幸福的母子,人要懂得感恩,我们要把阳光送到更多人心里去,使我们的生命更有价值。”

  两年前,孔德娟得知一位名叫“晓辉”的女孩与儿子患有同样的疾病,同时由于苦闷和自卑,将自己封闭在自己的世界。“我们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共同的苦难困惑,我们两家有缘相识,共同努力,让孩子过上幸福的生活。”孔德娟找到女孩的母亲,坚毅的目光给了这对母女勇气。

  2013年4月,她和儿子一起签订了遗体捐赠协议,以最纯粹、最彻底的形式回报社会。2014年4月26日,孔德娟和她的道德先锋志愿服务队的相关事迹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中播出。

  一个好人带动一批好人。在孔德娟和牟村的影响下,现在整个服务队有400多名志愿者。这其中,既有从国外回来的硕士志愿者方文,也有调班参加每一期志愿活动的上班族邢彬彬,还有带动同学一起投身公益的大学生宋欣欣,更不乏成功的企业家范晓苹……

  这些志愿者,共同诠释着一个城市标签,这个标签就叫做———大爱。

  自成立以来,道德先锋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各类志愿服务80多场次,服务人群达600多人次。“下一步我们想继续扩大志愿者的规模,争取奇山街道的每个社区都有我们的志愿者,让每个社区需要帮助的人都能体会到志愿服务的温暖。”孔德娟说,自己做志愿服务,只想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奉献每一份光和热。

  稿件来源:大众网、水母网

  相关链接

  温暖17城:青岛高铁铸造师宁允展的钢铁情怀

  温暖17城:济南公交女司机董丹勇斗劫匪被授特等功

  温暖17城:王远平跪着为村民看病的乡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