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姜宁

  一场没有路标的转型

  8日早晨,青岛天气突变,西北风袭来,代替了前几日的艳阳天,前来参加海尔互联网模式创新国际研讨会的嘉宾下车后纷纷翻起领口。

  这股冷风,犹如当前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寒冬一样,漫长,刺骨,又饱含撕裂感。

  研讨会举办场地海尔洲际酒店内,却是另一番景象。三楼大厅海尔智能家居馆,水盒子、空气魔方、雷神笔记本等这些完全采用互联网思维生产出来的智能家居明星产品,吸引了参观者眼球。

  研讨会的头一天,比尔·费舍尔和张瑞敏碰了面。这位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创新管理学教授是位“中国控”。这次来中国,他感觉像是来参加海尔的“博士论文答辩”。比起和博士研究生打交道,比尔·费舍尔感觉跟海尔打交道更有挑战性,因为海尔每次都会提很多新问题。

  而这些新问题,都是中国制造业企业在转型期亟待解决的问题。海尔作为一个6万人的大型制造企业,转型中的痛点很多。比如张瑞敏研究郭士纳如何去IBM化,因为海尔也正在“去海尔化”,由一个制造业企业脱胎到平台型企业,组织构架、薪酬体系、管理模式、企业文化全都面临翻天覆地的变革。

  以前海尔在高速发展中都有路标,从学习日本全面质量管理到研究GE的六西格玛。学德鲁克,学戴尔,吸取柯达和诺基亚的教训。但现在,像海尔这类大型制造业企业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转型,完全没了路标。

  一直跟踪海尔的学者、北大教授胡泳发现,最近几年张瑞敏变得非常低调,最大的原因在于企业面临很多新的挑战,张瑞敏做了很多探索,但一方面,这些探索并没有完全成型,甚至张瑞敏自己否定自己的情况也在不断发生。另一方面,原来衡量企业的一些标准已经变了,衡量一个平台型企业和制造型企业的标准完全不一样了。

  就在1月8日的媒体聊天会上,张瑞敏坦言,海尔真正要直面的问题是对试错的承受力。这几年试错过程时间这么长,就是因为需要掂量和斟酌,步子太大,可能会失控;太小,转型又转不动。

  但正因海尔巨大的体量和张瑞敏的影响力,这种探索与试错也越发具有样本作用,吸引了全球顶尖管理学学者前来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