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山东频道5月15日电(记者陈国军、袁军宝)增长指标回落、财政增收放缓、企业亏损增加……今年以来,经济下行的压力正在山东一些地方和行业显现。然而,记者日前在山东采访时发现,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企业家、基层干部群众,既没有浮云遮眼,也没有患上“换挡焦虑症”,而是透着自信。山东稳增长的信心来自哪里?

  新作为让传统“引擎”蝶生新动力

  初夏,青岛鳌山湾畔,总投资1700多亿元的“中国蓝色硅谷”上百个重点项目建设正酣;潍坊白浪河边,投资已过20亿元的各类特色孵化器如雨后春笋;在大蒜之乡金乡县,社会资本投资已过18亿元的鲁西南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如火如荼……

  “稳增长,离不开投资的支撑。”青岛市发改委副主任李振军说,投资内涵已悄然发生变化,比如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围绕像青岛西海岸新区、蓝色硅谷、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等国家级和省级战略的互联互通配套基础设施来展开。

  今天的投资结构就是未来的产业结构,今天的投入就是未来的产出。“从重点项目投资看,高、新、特、优是今年山东省投资的新方向,传统‘引擎’有了新内涵。”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务锋说,新常态下,以新方式、新作为来引领以创新、技术、质量为内涵的经济增长新亮点至关重要。

  放眼齐鲁,围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青岛西海岸新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等国家和省级战略,一批批打造山东未来经济新格局的重点项目建设风生水起,正成为山东稳增长的重要引擎。

  “发展既要看速度,更要看质量,看GDP的含金量。当看到一个个新增长极正在形成,新常态正变为新强态时,青岛有信心弯道超车。”山东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李群说,像青岛海洋经济如今对GDP增长的贡献接近三成,产业向中高端迈进的强度前所未有,这就是信心的写照;像重点培育的新型工业10条千亿级产业链,已有6条销售收入突破千亿元,这就是信心的写照。

  “什么是信心,遇到问题解决不了才没信心”,潍坊市委书记杜昌文说,过去潍坊耗煤总量、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全省第一,而每度电利税只有全省三分之二,这就是问题。通过腾出空间、换代升级、转化动力等办法找到了破解之法,形成了两个3000亿级、两个1500亿级、两个500亿级的新型产业链,发展路径更加清晰,这就带来新动力、新信心。

  稳中有增看投入。今年以来,山东内涵效益型投资增速迅猛。一季度,基础设施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在20%左右,高于全部投资增速5个百分点以上。特别是民间投资额占全部投资的比重达82.2%。

  “如今,山东各地比拼的不是一时的增长速度,而是投资结构调整、经济转型的速度,赢得发展新动力的速度。”山东日照市委书记杨军一语道出山东各地投资理念的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