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鹤同春人增寿,喜鹊登梅佳节来”,正月里的滨州市博物馆内游人如织,展柜内的雄性麋鹿角化石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参观。

  此对雄性麋鹿角化石是1977年在惠民地区广饶县(今东营市广饶县)境内的支脉河水利工程疏浚时发现的,通长86厘米,属于距今约7000年至10000年的新石器时期。

  麋鹿角化石角枝硕大,外形特殊而复杂。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即分为前枝和后枝两部分。前枝和后枝都有分叉,而且前枝的分叉和弯曲变化显然较后枝复杂得多。前枝的叉和小叉也同样都具双分性质,后枝总的方向是向后,分叉主要集中于梢部。整个角枝上多宽而浅的纵沟,其上有小刺和瘤突。此对麋鹿角左角和右角不甚对称,其上的叉、小叉、小刺和瘤突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大小也略有差异。据动物学家研究,雄性麋鹿在2岁时长角分叉,至6岁才能发育完全。此对鹿角属于充分发育的角枝,因而其代表的动物个体年龄应在6岁以上。

  麋鹿,俗称四不像,因其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而得名,自古被视为吉祥之物,是传说中的上古异兽,乃中国独有。在《封神演义》中,其本为玉虚宫三宝之一,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坐骑,封神之战时赐予代理封神的姜子牙,成为其得力助手,书中写道:“麟头豸尾体如龙,足踏祥云至九重。四海九州随意遍,三山五岳霎时逢。”

  麋鹿天性喜水,善于游泳,常年生活在渺无人烟、环境清幽的疏林沼泽地带,故成为文人墨客、风流雅士所期冀田园生活的精神寄托,关于麋鹿的诗句也不胜枚举,白居易有诗云,“龙蛇隐大泽,麋鹿游丰草。栖凤安于梧,潜鱼乐于藻”;杜甫的“不贪夜识金银气,远害朝看麋鹿游。乘兴杳然迷出处,对君疑是泛虚舟”;柳宗元的“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王建的“住处去山近,傍园麋鹿行。野桑穿井长,荒竹过墙生”等诸多诗句皆体现了古人对惬意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盼。麋鹿喜爱自由、无拘无束,古人亦多借以自喻,苏东坡有诗曰,“聊为山水行,遂此麋鹿性”“我本麋鹿性,谅非伏辕姿”;曾巩的“颇适麋鹿性,顿惊清兴长。归去任酩酊,讵期夸阿强”等诗词皆属此类。

  在中国传统观念中,鹿是健康长寿的代表,传说千年为苍鹿,二千年为玄鹿,故鹿乃长寿之仙兽,并且鹿童仙子和鹤童仙子是老寿星南极仙翁坛下高徒。故“鹿鹤衔芝”题材在民间的绘画和木雕中十分常见,大多是梅花鹿卧一大寿桃旁,一仙鹤并立,鹿鹤共同衔一棵灵芝仙草,寓示延年益寿、健康吉祥。在古代,一些有钱人家也常用麋鹿素描线条作为房屋瓦当的装饰图案,以表达自己期盼安宁、家族兴旺和吉祥长寿的良好愿望。

  这对麋鹿角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代黄河三角洲气候变迁和生态变化都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黄河三角洲区域内的多数县域,均有麋鹿角化石出土,如广饶五村遗址、邹平丁公遗址、滨城兰家遗址、阳信李屋遗址等,但大多残破不全,唯有此对麋鹿角化石角枝齐全、保存完整。麋鹿角化石如此之多,可知当时黄河三角洲一带气候湿润,植被繁茂,河湖纵横,曾是麋鹿繁衍生息之地。

  麋鹿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距今约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此后一直到商周时期,集中分布于黄淮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从周代开始的较长历史时期,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麋鹿自身的变化,以及先民捕猎、农田耕作、原始巫术等人为方面的原因,野生麋鹿数量急剧减少,从驰骋大江南北,到偏居江淮一隅。

  截至2021年8月,全国有麋鹿8000多头,并在北京、江苏省盐城大丰区、湖北省石首市、河南省原阳县等地实施了麋鹿散养计划,实现了麋鹿自然种群的成功诞生,使野外种群数量大幅度增加,由北到南均有分布,覆盖了麋鹿原有的栖息地,已接近于麋鹿的历史分布区域。(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依盟 通讯员 高晓勇 李博文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