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已收购小麦740万吨
收购均价每斤1.28元,粮食市场运行平稳
本报济南8月26日讯 今天,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全省粮食流通监管工作相关情况。记者从会上获悉,我省夏粮集中收购一般从6月开始,9月结束。截至8月25日,全省收购小麦740万吨,同比增加70万吨。收购均价(中等)为1.28元/斤,粮食市场运行平稳、秩序良好。
“今年的夏粮收购呈现市场主体活跃、市场价格高开、跨省流通增加的特点,市场监管难度增大。”省粮食和储备局副局长孟军介绍,今年首次将粮食购销检查纳入全省部门联合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监管的计划性、操作性都有了很大提升。同时,还首次使用全省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平台,开展联合检查。
储粮安全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性工作,应用信息化手段是我省储粮工作的一大特点。我省推广应用“四合一”储粮新技术,做到“绿色、智能、精细、安全”储粮;在全国率先上线粮食流通管理云平台,建设覆盖省市县三级地方储备粮的远程监管系统,412个地方储备粮库完成智能化升级,实现了远程监管。
同时,我省具备充足的储粮仓容。全省完好仓容4170万吨,规模适当、布局合理、仓房完好、设施配套;应用环流熏蒸系统仓容2369万吨,应用粮情测控系统仓容2700万吨,应用机械通风仓容2980万吨,粮食损耗、单位能耗和化学药剂使用量明显降低,仓储设施条件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压实储粮安全责任,今年我省督促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防汛风险隐患排查,重点检查仓房设施设备,备好防汛物资,加大监测力度,掌握粮情变化,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截至目前,全省共检查粮食仓储企业302家,检查粮食828万吨,对发现的安全隐患,边查边改,落实管控措施和责任人,明确整改期限。
为减少农民种粮损失,打通售粮“最后一公里”,我省建成28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为农户提供粮食产后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为主的“五代”服务。汛期以来,全省280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共清理粮食210.6万吨,烘干粮食36.7万吨,粮食产后损失降低4个百分点,有效解决了农户“晒粮难、储粮难、销售难”等问题,保障了储粮安全,进一步提升了粮食品质,促进农民增收。
作为全国首批农户科学储粮试点省份,自2007年以来,我省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开展农户科学储粮专项工作,目前,累计总投资3.71亿元,其中财政投资3.1亿元,发放农户科学储粮仓98.8万个,全部投入使用后,将比传统方式储粮损失降低5个百分点,每年可减少粮食产后损失4.9万吨,按市场价格测算减损增收近1.2亿元。
今年上半年,全省粮食产业经济总产值2300多亿元,同比增长28%。
(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文婷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