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项目建设的可持续支撑。《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抓牢项目,加快释放内需潜力。根据报告,威海市2021年将推进294个市级重点项目、165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249个重点工业项目、139个重点科技项目建设。

  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是经济工作的“生命线”。针对招商引资,报告提出,要突出制造业招商,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强化目标企业分析,紧盯世界500强、中国500强、大型央企和有实力民企,开展定向招商、精准对接。深化开发区配套改革,完善绩效考评,明晰产业定位,按照集群化、专业化、差异化的思路建设更具特色、更有效益的产业园区。今年,我市还将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加强土地、资金等市域统筹,提高市级保障水平。

  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方面,威海市将实施莱荣高铁、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乳山口大桥等14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威海新机场、城市轨道交通、荣乌高速威海绕城段和威海至烟台段、威海湾港区配套工程建设。推进黄垒河地下水库等重点水源项目建设,配套实施水库连通互调互补工程。推进热电集团中水处理、华能威海电厂海水淡化和龙山、柳林、南海新区净水厂建设,新增城市日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实施“新基建”三年行动,推进新北洋智能终端设备等32个项目,加快布局产业互联网、数字服务网、公共基础信息网,新建5G基站1500座。

  报告提出,紧扣扩大内需战略基点,注重需求侧管理,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深挖消费需求潜力方面,威海市将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举办夜间消费、主题消费、电商消费活动,培育智能消费、定制消费等商业新模式,再创建一批省级服务业集聚区、服务业特色镇。我市还将实施旅游全要素提升计划,推进90个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开发海上观威海旅游线路,打响千里山海自驾旅游公路品牌,发展全城旅游。

  ■代表委员议政录

  人大代表邢利明:坚持“一线攻坚”推进项目建设

  “总结成绩令人鼓舞,谋划目标催人奋进,十大举措未来可期。”作为基层发改部门负责人的人大代表邢利明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为未来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行动指南。

  面对2021年项目建设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邢利明表示,将发挥投资关键性作用,加快推进77个区级以上重点项目、26个市级新旧动能转换项目建设,落实“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年内力争8个项目列入省级重点项目。同时,以项目建设带动文登区产业发展,加快培植天润工业、黑豹汽车、威力工具、宏安集团、迈世腾电子等一批具有“链主”地位引领型企业和具有“撒手锏”产品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进一步叫响“文登制造”,着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报告提出,实施莱荣高铁、桃威铁路电气化改造、乳山口大桥等14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对此,邢利明也表示,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坚持“一线攻坚”和全流程集成服务,全力做好莱荣高铁文登段相关工作。

  政协委员郝媛: 用供应链服务激活产业链

  来自威海蓝创进出口有限公司的政协委员郝媛,今年还承担了南海新区招商引资的新使命。这让她对报告提出的“强化目标企业分析”“开展定向招商、精准对接”感受更为深刻。郝媛说,作为企业工作人员,在招商引资上具有一定资源优势,做到对项目“知根知底”,这增加了招商引资的精准性。

  围绕报告提出的“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体系”,郝媛说,蓝创进出口的供应链服务不仅是金融服务,还包括商务谈判、订单代采等一系列服务,让企业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研发和市场上。正是通过这种全链条式的供应链服务,南海新区吸引来电子信息、智能医疗等整条产业链上的企业在此落户。2020年,享受供应链服务的15家企业实现5.79亿元的销售收入,电子信息产业园目前的订单已经排到了今年6月以后。郝媛表示,今年蓝创进出口将进一步提升供应链服务,邀请银行等单位部门加入供应链服务“矩阵”,从加大金融支持、提升服务水平和提高人员素质三方面继续发力。

  (来源: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