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营杜家坡村的“石猿”突然火了起来,游客纷纷赶来打卡。
从上个周末起,位于南部山区西营街道办事处杜家坡村的一块石头火了,因为酷似北京人猿,它被游客们称为“石猿”,周末两天每天来拍照参观的游客达上千人次。杜家坡村村主任李天生告诉记者,当地人称这块石头为“石霞”,60多年前自己还是孩子时,这块石头就是这个造型,不是人为雕刻出来的。石猿带了人气,有旅行社想对接村里,打造一条旅游线路。而李天生坦言,游客从四面八方进山,村里面临的防火压力更大了,他希望上级部门能够一起沟通合作,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将“石猿”发展成新的旅游景点。
既像北京人猿又像埃及狮身人面像
“我们是从济南市区骑行过来的,从驴友群里看到杜家坡村有块石头像人猿,就特意过来看看。”10日中午,在通往南部山区西营街道办事处杜家坡村的盘山公路上,一组组游客,或是徒步,或是骑行,或是自驾,从四面八方向“石猿”进发。
到了杜家坡村,在村主任李天生的引领下,记者一行人沿着山间小路,花费了15分钟左右步行到了“石猿”斜下方。远远地抬头望去,这块石头造型特别独特,既像北京人猿,又像是埃及的狮身人面像。李天生告诉记者,整个村都是山区,这些山脉都属于泰山山脉,而这个独特造型的石头,之前被村里老人称为“石霞”,现在随着知名度的传播,“石猿”成为了它的新代号。
“2015年的时候,就有喜欢爬野山的人发现这块石头造型奇特,慢慢来此游玩的人就多了起来。”李天生说,就在上周“石猿”一下爆火了,单单周末两天,每天来此观看的游客不下1000人次。
有旅行社想开发,专家称是地质遗迹
就在记者与李天生交谈的过程中,一家旅行社给他打来了电话。李天生事后告诉记者,这家旅行社听说石猿火了,想联合村里一起开发一条旅游线路,特意打来电话咨询情况。
山东省地质调查院研究员杨恩秀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整座奇石由三种岩石组成,都形成于新太古代,是天然风化形成的。“这种地貌是非常典型的地质遗迹资源,也属于非常稀少的旅游资源。”他还表示,对这样比较稀缺的资源一定要加以保护,因为实在是太罕见了。
60多年前就是这个造型,村民说并非特意开凿
对于这块造型神奇的石头,有人认为这是后天人为开凿设计的。对于这个质疑,李天生和村民们都表示,这块石头从他们有记忆时起,就一直是这个造型,从没人开凿过。
“我是1949年生人,我记得小时候,我就在这块石头上玩耍,那时候就是这个形状。”李天生告诉记者,不仅仅是在他记忆中,就连他的祖辈们口中,这块石头也一直是这个造型。
在通往石猿的山间小路上,有杜家坡村的村民沿路摆放着南山土特产进行售卖,包括核桃、柿饼等。“上周末来看石猿的人多了,我们就顺势在这里摆摊,把我们的农产品卖给市区的人。”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以前我们农产品只能批发,现在游客多了,我们可以直接销售给游客……”村民们说,这对于他们当地的经济发展,绝对是好事。
游客多防火压力大,村里希望把旅游规范起来
一名来自淄博的游客告诉记者,他看到有关石猿的消息后,特意从淄博赶了过来。“来了后我发现,真的是神奇,鬼斧神工,可以说是大自然的礼物。”该游客分析,随着知名度的传播,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游客过来一睹石猿的真容。
游客们多了,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多了,村民们的收入也增加了,除了这些积极影响之外,也带来了其他的问题。“首先就是防火,防火是第一位,我们现在面临的压力很大。”李天生负责该村整个山里的防火工作,因为游客们从四面八方进山,防不胜防,因此他特意在各个路口插上了警示牌,提醒游客们杜绝火种。
除此之外,另一个麻烦就是生活垃圾的增多,游客们山间穿行,会有一些人随手扔掉手中的垃圾。“每天我都会进山捡垃圾,如果我没空,就打发我闺女拿着袋子来捡垃圾。”李天生说,村里人特别欢迎游客们来这里观看石猴,但原始环境不能破坏,也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爱护环境。
对于未来如何发展,村里也有着自己的想法,他们想给上面的各级领导汇报一下,想办法把石猴搞成一个旅游景点,这样游客来了有看头,把旅游也规范起来,这样对大家都有好处。
(生活日报记者 郑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