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威海:聚焦产业 无缝对接 打造高层次人才引用服务平台

  齐鲁网12月5日讯(记者 李振利 陶晓东 单大伟 李淼 穆广辉 威海台 邱晨钰)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产业转型是基础、人才支撑是关键。威海市聚焦重点培育的七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定位高端、统筹各方,全力打造高层次人才引进服务平台,广泛吸纳海内外英才,为高质量发展助力赋能。

  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日东,借助威海英创会对接了中国铝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双方进行了深度会谈,就开发矿山信息化系统达成合作意向。今年2月,该研究院正式在威海海创园设立分院,与王日东做起了邻居,共同攻克行业技术难题。

  威海晶合数字矿山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日东表示:“他们贡献他们的专业特长,比如说他们的地质、测量有这方面的专业优势,我们在这方面相对来说欠缺的,我们和他可以做出更多的更好更新的产品来,预计在明年年初会有一个国际领先的物探产品即将面市。”

  以产业引才,以平台聚才,连续举办四届的中国威海·国际英才创新创业大会是威海招才引智最响亮的名片。四年来,“英创会”累计吸引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200多名高层次人才参会,400多名人才留在威海创新创业,近百名专家入选省级以上人才支持计划。通过“英创会”等平台牵线搭桥,威海先后与70多位院士建立合作联系,助推一批骨干企业走上行业高峰。

  这段时间,威海迪沙药业的丛日刚博士正带领20多人的研发队伍进行抗高血压药坎地沙坦酯的工艺改进。虽然这个项目在2018年已经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但为了让老百姓用上价格更低、质量更好的药,他们还在不断探索和实验。与此同时,其他药品的研发生产也在加速进行中。之所以能同时开展多项科研攻关,离不开一支实力雄厚的人才队伍。

  迪沙药业集团合成科研中心主任丛日刚告诉记者:“我们迪沙的研发团队有将近400人,其中包括了14名博士研究生和300多名的硕士,大部分都是来自985、211等国内重点院校,在威海市企业里应该算是规模最大、数量最高的一支研发团队。”

  包括丛日刚在内,迪沙招揽的这些人才大多来自有药界“双子星”之称的中国药科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人才能引得来,并且能留得下,用得上,除了企业的求贤若渴,更少不了政府充分释放的政策红利。

  迪沙药业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副总监张娟表示:“政府今年推行521政策,博士每个月给予5千元的补助,硕士每月给予2千元的补助,本科生给予每个月1千元的补助,可以连续享受3年。这样公司及下属子公司今年共计135人可以享受到这个政策。在高端人才的引进方面,给予企业精准的人才对接,公司近几年,共计有6位人才获得泰山产业领军人才这样一个称号。帮助企业推进项目的研发以及这个项目的产业化。”

  近年来,威海市坚持用真金白银扶持人才、真情实意服务人才,着力打造无所不包、无微不至的人才“生态圈”。不久前,全新打造的“一站式”服务中心正式启用,为在威海工作的高层次人才提供“一对一”的服务专员、推进人才服务“一站受理、一次办好”。全链条高层次人才引用服务机制正在加速集聚越来越多的英才,共享威海机遇、共谋精致发展。

  “通过打造高层次人才引用服务平台,在政策环境、产业环境、服务环境等方面全链条发力,有效培育起无微不至、近悦远来的人才‘生态圈’,真正让人才创新有舞台、创业有土壤、发展有空间,从而形成建设‘精致城市·幸福威海’的强大智慧力量。”威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力说。

  闪电新闻记者 李淼 穆广辉 李振利 单大伟 陶晓东威海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