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大港”时代正带动着港口整合驶向飞速前进的赛道。7月9日,威海港100%股权被无偿划转给青岛港集团。这意味着,继浙江、江苏、辽宁、重庆等地之后,酝酿多年的山东港口整合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山东十分急切”
事实上,7月9日这一“关键一步”迈出之前,迹象已显。
今年3月,威海方面相关负责人曾表态,未来威海港将与青岛港一体规划、运营、管理,这将对威海的海洋经济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实际上,青岛港与威海港的合作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两大港口合资成立的威海青威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就已出现,注册资本1.4亿元。这是山东省两个港口首次成功实施战略合作。
有分析人士认为,山东主要港口沿胶东半岛分布,腹地交叉等先天因素的存在也让它们面临着“内耗”问题。如此背景下,当中国港口整合步伐不断加快,并呈现逐省推进态势,外界对此次威海港100%股权被无偿划转给青岛港并不意外。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梳理发现,在中国漫长的海岸线、江河支线上,从南向北,大多数省份在港口整合方面早已“动起来”。“山东十分急切,箭在弦上。”山东省政协一人士称,近年来,事关经略海洋的提案中,港口整合被频繁提及。
结束“算盘各自打”
先天优势与后天投入的叠加,省域港口“七星”布局的山东,基本形成了以青岛、烟台、日照港为主要港口,威海、潍坊、东营、滨州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主次分明的发展格局。
相对于青岛港“巨星”般的存在,尽管“中国铁矿石第一港”的日照港和国内首家走出国门大型地方港口集团——烟台港在业内也是响当当的存在,但其盈利能力则逊色不少。
而对于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威海港,业内普遍认为:这四大港口规模相对较小,且盈利能力相对较弱。
一边是发展不平衡,盈利水平不一;另一边是出身多元及相互同质化竞争。国资、外资、民资纷纷投资布局码头也造成了山东港口的出身异常复杂,可谓“国内罕见”。
青岛港是国家外贸、能源和原材料运输的重要口岸,集装箱运输的干线港;烟台港是渤海海峡客货滚运输中心、北方地区重要的集装箱支线港;日照港是国家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运输口岸、煤炭装船港和沿海集装箱运输支线港;威海港是对韩、日贸易的重要口岸,拥有威海至日本和韩国等多条客货和集装箱运输航线……
表面看来,这些港口各具特色,不过也存在“算盘各自打”的情况,也使得主营交叉重合明显,以至于港口内耗、同质化竞争的现象不断出现。
“硬骨头”与下一步
记者查阅资料获悉:早在2016年2月份,山东省政府就已发文件要求:进一步优化山东沿海港口布局规划,调整港区功能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促进实现港口间的合理分工与协调发展。
不过,相对于兄弟省份的诸多“大动作”,山东港口整合“实质性”进展在2018年出现,且呈现加速推进态势。
2018年初,山东省政府提出,未来将开拓海洋强省新途径,山东将谋划推进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适时组建山东港口投资控股集团;当年3月28日,一个由山东高速集团控股的山东渤海湾港口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至此,滨州港、东营港和潍坊港的整合大幕就此拉开。
接下来,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的第二步更为关键。其间,相对于其他港口而言,山东省域乃至全国范围内,港口盈利水平上素来“一马当先“”的青岛港被寄予厚望。
对此,山东港口圈一权威人士表示,作为山东港口整合的第三步——省级港口集团预计今年将挂牌成立,“届时,受当年港口管理权限下放地方的影响,本就缺乏总体规划、协调的山东港口问题将有望被彻底解决。”
对于向海图强的山东而言,港口资源“合纵连横”的时代或许已然来临。
来源:齐鲁晚报·齐鲁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