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山景色鹊山景色

  鹊山,立在黄河北岸,相传鹊山得名是因为名医扁鹊曾在此炼丹。清代曾有诗人写过一首《望鹊山》,“蓝舆出郭二十里,向客一峰如鹊起。传闻中有扁鹊墓,草木至今尤未死”。但金、元之际的文学家元好问更愿意相信鹊山的名字来自于另一个传说。他曾在《济南行记》中写道:“鹊山每岁七八月间,鸟鹊群集其上,故名鹊山。”鹊山并无主峰,但是青木林立,暮夏初秋,正是葱郁浓密之时,自有鸟鹊聚于此地。

  无论鹊山到底因何得名,都不妨碍世人欣赏它的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鹊华烟雨”都是济南的著名景色。恰逢阴雨之际,鹊山雾气缭绕,朦胧缥缈,所谓天青色等烟雨,别有一番意境。

  最著名的莫过于元代赵孟頫的那幅《鹊华秋色图》。鹊山与华山隔水相望,其间林木点点,坐落着几处草屋茅舍,细看还有寥寥船舟泛于水上,将秋天辽阔的济南风景和恬淡的农家生活渲染纸上。赵孟頫曾在济南任职3年多,当时住在济南东仓一带,与鹊山遥遥相望。离任后,赵孟頫回到江南故乡,在那里遇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周密。周密比赵孟頫年纪大些,是当时著名的文学艺术家,他原籍济南,但是一生都未曾有机会到祖辈常常提到的故乡看一看。为解好友的乡愁,赵孟頫便为之创作了这幅《鹊华秋色图》。

  对后人来说,《鹊华秋色图》不仅贵在它的艺术价值,还有它的历史记录价值。那时候鹊山与华山之间湖泽相连,与今天的样貌大不相同。其实,早在唐代,那一带的山与湖边已经是济南值得一览的景色。诗人李白在《陪从祖济南太守泛鹊山湖三首》中写道:“初谓鹊山近,宁知湖水遥。此行殊访戴,自可缓归桡。湖阔数千里,湖光摇碧山。湖西正有月,独送李膺还。水入北湖去,舟从南浦回。遥看鹊山转,却似送人来。”

  李白和友人访鹊山,以为仅在眼前,可是泛舟湖上方觉其远,不过也不着急,慢慢看山,慢慢归去。不知不觉夜色已经降临,湖光粼粼,荡漾开来,仿佛青翠的鹊山也在跟着律动。水向北流去,而他们从南浦返回,回头遥望,鹊山渐行渐远,可却仿佛在跟着他们的船舟绕转,像是要送他们回家一样。

  今天的鹊山依然像是一道青色的屏障横在黄河北岸,林木间的红色亭子向后人诉说着一段段人与山的故事。山下的村庄耕作生产,风景之外增添了浓得抹不开的生活气息。远处就是东去的黄河,水底的暗流再汹涌,水面依然安宁平静。

  鹊山何尝不是如此。它历经沧海桑田,见证世事变迁,可依旧不言不语,青翠如前。(来源: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