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3月11日讯 青岛海关今天发布外贸数据,前两个月,山东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973.3亿,同比增长3.4%,比全国同期高2.7个百分点,外贸形势总体平稳。 其中,出口1571.1亿元,增长1%;进口1402.2亿元,增长6.1%。同期,我国进出口、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0.7%、0.1%和1.5%。

  主要贸易方式方面,一般贸易出口占比提升至逾7成,保税物流进出口大幅增长。一般贸易进出口2004.8亿元,增长1.9%,占67.5%,其中出口1111.8亿元,增长4.1%,占出口总值的70.8%,提升2.1个百分点;加工贸易进出口600.3亿元,下降8.5%,占20.2%,下滑2.6个百分点;保税物流进出口344.2亿元,增长52.3%,占11.6%,提升3.7个百分点。

  民营企业进出口保持增长,国有企业进出口增长显著、占比提升。民营企业进出口1840.4亿元,增长2.5%,占61.9%,下滑0.5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825.3亿元,下降1.6%,占27.8%,下滑1.4个百分点,其中进口增长7.5%;国有企业进出口307.4亿元,增长27.9%,占10.3%,提升2个百分点。

  对主要贸易市场大多增长,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速高于整体。对前三大市场欧盟、东盟、韩国进出口分别增长6.2%、6.6%、1.5%;对第四大市场美国进出口下降26.3%;巴西凭借第一大进口来源地的优势超越日本成为第五大市场,进出口和进口分别增长60.8%和85.2%;对日本进出口增长7.5%。此外,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增长6.2%,占26.8%,提升0.7个百分点,其中对俄罗斯和印度分别增长10.3%和23.2%。

  农产品出口保持增长,机电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小幅下降。机电产品出口586.3亿元,下降0.4%,占出口总值的37.3%,下滑0.5个百分点;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298.4亿元,下降2.4%,占19%,下滑0.7个百分点;农产品出口170.2亿元,增长1.4%,占10.8%。此外,轮胎出口83.6亿元,增长1.4%;钢材出口80.1亿元,增长10.4%。

  主要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拉动进口稳定增长,农产品进口增长显著。十四大类大宗商品进口量增加14.8%,进口值增长9%,占进口总值的63%,提升1.6个百分点,拉动进口增长5.5个百分点。其中,原油进口量1485.4万吨,增加23.2%,平均价格为每吨2935.5元,下跌10.4%,进口值436亿元,增长10.4%,占进口总值的31.1%,提升1.2个百分点,拉动进口增长3.1个百分点;铁矿砂、铝矿砂、棉花进口量增价涨,进口值分别增长12.1%、33.2%和1.1倍;纸浆、塑料、铜材进口量增价跌,进口值分别增长22.7%、2.9%、13.1%;大豆进口量减少11.8%,平均价格每吨上涨21.3%,进口值增长6.9%。此外,机电产品进口253亿元,下降1.7%;农产品进口163.7亿元,增长20.7%。

  跨境电商出口和市场采购出口快速增长。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2.3亿元,下降26.4%。其中,出口2亿元,增长29.4%;进口0.3亿元,下降79.8%。市场采购出口14.5亿元,增长1倍。40家省级外贸综合服务企业进出口42亿元,下降4.4,其中出口27.7亿元,下降22.7%,进口14.4亿元,增长75.6%。

  青岛海关综合统计处介绍,目前来看,山东各地外贸企业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外贸形势总体平稳,没有出现大的波动,主要指标好于全国。山东外贸基础较好,随着外贸企业主动调整转型,外贸新业态快速发展, 以及“齐鲁号”欧亚班列、降低口岸收费、压缩通关时间、加快出口退税进度等一系列贸易便利化措施的推进,当前山东外贸形势虽然压力较大,但基本面能够‘稳’住。

  今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全力推进“六稳”工作为进一步稳外贸,山东将重点推出六项对策,积极应对中美经贸摩擦带来的不利影响。

  继续完善对外经贸扶持政策,对1000家重点企业实行动态监测,综合运用财政、税收、汇率、信贷等各方面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渡过困难期。

  加大国际法律咨询等服务力度,帮助企业全方位开展贸易摩擦应对。

  在服从服务国家对外政策大局前提下,力争将山东打造成中日韩自贸区地方合作先行区。

  大力开拓多元市场,大力宣传山东形象、山东市场、山东产品,力争签订一批新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和机电产品进出口订单。

  以“十强”产业国际化发展为导向,构建布局出口产业集群。发挥青岛、威海国家级跨境电商综试区引领作用,逐步在综合保税区全面适用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政策。

  扩大“十强”产业相关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鼓励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增加紧缺能源资源及日用消费品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