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周振兴一记耳光的背后:只要叫我当这个书记,我就要叫老百姓吃饱饭

  齐鲁网12月22日讯 7月,一篇题为《书记的一记耳光》——聚焦为改革自扇耳光的原菏泽地委书记周振兴的文章,让这位如今早已退休的老人在网上火了。

  40年前,作为敢为人先的改革先锋,周振兴为何当众自扇耳光,这背后有着哪些不为人知的故事?

  8月,我们在青岛一处幽静的庭院里,见到了步入耄耋之年的周振兴老先生。虽然已经是92岁高龄,但谈及过往,老先生依旧神采奕奕,声音较于往常,更是抬高了几分,彷佛那一场春雷般的改革就在眼前。

周振兴接受采访周振兴接受采访

  咽不下的菜团子

  “白天喝稀汤,晚上光尿床,不怨爹,不怨娘,就怨地里不打粮…”谈起当年刚刚调到菏泽的场景,周振兴引用了当时民间的顺口溜向我们描述了当时农民生活的状况。

  1958年,中国农村实行公社化体制,土地收归集体,“吃大锅饭”的时代就此开始。“大锅饭”严重挫伤了农民劳作的积极性,从那之后的二十年间,农业没有翻过来,一直到1978年。

  1977年9月周振兴刚开始主持菏泽地委工作,便开始了下乡考察,来到了东明县一位叫张殿兴的农民家里。

张殿兴向记者讲述当年周振兴走访时的情景张殿兴向记者讲述当年周振兴走访时的情景

  “土坯堂屋只剩中间一间,屋里只有一个大地铺。”这是周振兴走进张殿兴家的第一印象。

  “当时在张殿兴家,我问他吃什么饭,并走向他的厨房。老两口拦着我,不愿意让我进去。我从篮子里拿出高粱壳做的菜团子,掰开咬了一口,又苦又涩,咽不下去。”讲到这里周振兴有些哽咽,“张殿兴的妻子急急忙忙说:俺不苦,就是现在地里不收啥。俺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俺活不到今天。当时我就受到刺激了,我的泪当时就止不住流下来了。”

  当天晚上周振兴和县里的同志研究到半夜一点多,决定把小井村和周围的几个贫困村成立新的工作组,从县里抽调干部去加强领导。之后,周振兴做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策:把全县的盐碱地分给农民。此举开启了山东土地改革的闸门,从此山东农村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愤懑的“一记耳光”

  提及媒体报道中的“一记耳光”,周振兴告诉记者,“当时这样的事情很多,打一巴掌也是情不自禁。这个事没有什么可说的,作为领导干部工作没做好,自责是应该的。”

  改革开放初期的一个仲春时节,周振兴去曹县看望一位曾经为革命做出很大贡献的重病老人伊巧云。在伊巧云家中,当他询问老人有什么要求时,伊巧云犹豫了一下说,“就是想吃半碗肥中带瘦的猪肉。”

  伊巧云的回答让他十分痛心。

  “生重病的老人,在我们的领导下,竟吃不上半碗肉。同志们,我们还有脸当他们的书记吗?我们这些大小书记的脸还叫脸吗?”回到县里开会时,周振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愤懑,不禁扬手扇了自己一耳光,在场的同志无不动容,陷入愧疚和自责之中。

  “当时,想吃猪肉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周振兴表示伊巧云老人的要求更加坚定了他改革的决心。

  坚持来的“两把刀”

  在1977年秋天,周振兴在曹县调研时,遇到了三四个老太太,就问道,“群众对政府有什么要求啊?”

  其中有一位老太太说,“啥要求,快死的人了,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上口猪肉呢!”交谈间,两头在场里乱跑的老母猪,让周振兴陷入深思,“明明养着猪,为什么不能让老百姓吃上猪肉呢?”

  后来,为了解决群众的吃肉问题,周振兴就提出来“两把刀”政策--“‘一把刀’留给公社屠宰站,按照规定杀猪;‘另一把刀’给自己养猪的农民,经过市管所批准之后,他们杀的猪,可以上市。”这“两把刀”一经推出,整个市场大变样,“农民吃上猪肉高兴的不得了,但到了省里就不行了,通不过。”周振兴提出的“两把刀”,受到了很多人的反对,省里会议上,周振兴和许多同志就此事争得不可开交。迫于周振兴的坚持和执拗,最后省里领导只好默许了,“后来过了一段时间,证实‘两把刀’是行得通的,报纸头版也刊登了。”

  推不动的“菏泽八条”

  三个月的农村走访,农民在公社化体制下的贫苦生活,深深刺痛了周振兴的心。回到市委的周振兴终于坐不住了,在1978年大年初三就召开菏泽地委常委扩大会议。会后整理出八条会议纪要,简称“菏泽八条”。“菏泽八条”虽然看起来简单,但实际上架空了生产队,包产到组。而从包产到组到包产到户,只有一步之遥。

  “八条我记不很全了。还记得是农村开‘四放’,开放集市贸易,允许走向船户,允许社员饲养大牲畜…”回想起当时的会议纪要,周振兴喜中有忧,“头一次开会反应不大,第二次又开会,有点反应,但是也不大。干部怕跟着你犯错误,推不动。”

  眼看自己改革推行受阻,周振兴内心十分焦急。1979年2月周振兴再次召开三级干部会议,并发表了8小时的讲话,“如果叫我当地委书记,我就让老百姓吃饱饭,不然地委书记我宁可不干!”回忆起当年在三级干部会议上的一番苦口婆心的话,周振兴眼睛湿润了。

  “当时改革可以说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干部害怕犯错,都不敢响应,”为了给县委书记们吃颗定心丸,周振兴特意对他们讲,“请你们把笔记本拿出来,把我这段话记下来。不要怕,如果这件事情我们搞错了,上级追查下来,我周振兴一个人承担责任。如果有人告状告到北京打官司,我陪着去。”

  会议结束后,周振兴要求把讲话录音在各个公社广播上进行了播放。尽管当时已是春寒料峭,但农民在第一次听菏泽地委书记如此振奋人心的讲话时,还是备受鼓舞。

  顶住的“非议和阻力”

  尽管土地改革得以开展,但在周边地区还是引起了巨大非议,不少兄弟市的同志更是以“刮妖风”来挖苦讽刺。相较于这些讽刺,一篇央媒的报道,犹如一道晴天霹雳,让周振兴睡不着觉。

  3月15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了一条读者来信,并配发了编者按,反对搞分田包干。这篇稿子的发表,让周振兴压力陡增,为此,他还专门找了一些同志谈过,但最终还是果断作出了决定:顶住!

  实践证明,对土地改革超乎常人的坚定,得到了回报,菏泽在第一年就迎来了丰收。1981年,菏泽一举由粮食净调入地区变成了净调出地区。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占山东人口不到十分之一的菏泽,提供了全省六分之一的商品粮,成为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登上历史前台的小井村

  改革开放从农村开始,土地改革无疑是其中重要的一环。40年前小井村的改革成为菏泽乃至华北地区迈出的土地改革第一步。如今的农村实现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今天,我们已看不到菏泽当年的破瓦旧屋,但是那些以土地改革为基石成长起来的城市高楼和现代化产业,都留下了大包干的时代印记。

  现今,菏泽的农村土地又开始了集中管理、科学种植的新型土地改革,在某一个历史节点上选择与之相匹配的生产方式,这就是改革的意义所在。

  闪电新闻记者 张晓博 刘畅 穆广辉 董平生 刘银春 成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