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义和老伴在解放阁内敬礼(本报记者 陈长礼 范良 摄)刘志义和老伴在解放阁内敬礼(本报记者 陈长礼 范良 摄)

  “敬礼!”

  9月27日上午9点50分,站在解放阁济南解放纪念馆济南战役英雄群像前,91岁的老兵刘志义和老伴徐志勤敬了一个庄重的军礼。喊口令的人是徐志勤,就像结婚这么多年一直妇唱夫随一样。尽管岁月的风霜已经染白了当年小卫生员的黑发,但此刻徐志勤老人迸发出的声音无比干脆、利落。

  再聚首 牵出70年战友情

  通过儿子孙桂臣联系本报“为市民读者圆梦”行动时,和老战友重回济南战役时的破城地点,来一次70年后的“战友会”,一直是89岁的“济南第一团”老兵孙世芳多年夙愿。

  两年前,通过儿女辈的联络,孙世芳与共同参加过济南战役的徐志勤、刘志义老两口见了面。这一见不要紧,通过回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儿女们才知道3个老战士之间的“缘分”原来那么深。

  70年前,济南战役打响,徐志勤是野战医院的白求恩学员,部队打到哪儿,她们就跟到哪儿。徐志勤说,当时看着从战场上撤下来的血肉模糊的受伤战士,光忙着包扎,根本就顾不上害怕了。

  当时,21岁的刘志义跟部队从潍县(潍坊旧称)出发,坐了一夜的火车赶到济南东郊。那是刘志义生平第一次坐火车,尽管下了运煤车脸上已经变得黑黝黝,但仍掩盖不住小伙子英俊的脸庞。

  济南战役打响的第一天,孙世芳就参加了突击队。在一次巷战中,孙世芳被手榴弹炸伤,接着就被送到了设在章丘一带的野战医院,徐志勤正是救治他的医护人员之一。在孙世芳的记忆里,当年就是徐志勤,背着他这个大小伙子上厕所,没有一点嫌弃和怨言。

  忆往昔 峥嵘岁月如在眼前

  “小伙子,身体还硬朗啊!”

  再见面,孙世芳还是徐志勤口中的“小伙子”,他则一直亲热地称呼徐志勤“大姐”。

  70年时光荏苒。“小伙子”和“大姐”都已是步履蹒跚,上解放阁的台阶也需要人搀扶了。可徐志勤身上依然透着当年的飒爽英姿,一到有护栏的地方,她就坚持自己扶着走。

  徐志勤手中紧握着一个布袋,说什么也不愿让别人帮忙拿。来到纪念馆门口,三位老人并排坐在台阶上休息时,大家才知道其中的秘密。原来,布袋里装的是老伴刘志义的军功章和纪念章,这些一直是她的“宝贝”。

  徐志勤小心翼翼地把军功章和纪念章一个个取出来,别到老伴的胸前。整个过程,老爷子腰板挺得笔直。

  在那个炮火纷飞的年代,刘志义不到15岁就被作为中共地下党员的父亲送到了部队。当年,在日本侵略者的严密封锁下,他的父亲为了给部队运送武器,把手榴弹拴到了裤裆,冒着生命危险运出城。虎父无犬子,受父亲的感染,刘志义先后参加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是目前济南健在的、为数不多的参加过这两次战争的老战士。

  当年惨烈的战斗在刘志义的双腿上留下了伴随一生的伤痕。

  1944年4月,在对日本侵略者的一次伏击中,左腿被炮弹碎片击中后,他竟然毫无察觉,直到鲜血淌到了鞋上,才在班长的提醒下撤了回去。到了解放战争,在1946年的一次战斗中,他的右腿也光荣负伤。

  英勇战斗让刘志义落下了三级残疾,但在国家遇到大规模自然灾害时,他毅然捐献了自己的残疾证,主动放弃领取补助,减轻国家负担。

  惜别离 战友情谊似酒浓

  得知三位老战士应邀要来解放阁参加活动,年过六旬的刘刚也早早赶了过来。虽然父亲前两年已经去世,但刘刚还是经常去看望父亲的战友们。看见他们,刘刚就依稀看到了父亲当年的模样。

  徐志勤老两口了解到,目前在世的参加过济南战役的革命伉俪仅剩三对了。“能过上现在的美好生活,生活在新时代,和当年牺牲的战友相比实在是太幸福了。”

  三位老战士格外珍惜每一次的会面机会。原本,他们打算一起吃顿饭,可是为了准备这样一场隆重的会面,三位老人都没有休息好,聚餐的事情只能改期。临别,老战友的手再次握在了一起,久久不愿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