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脚步再次踏上70年前自己出生时就矗立在房间里的那段陡峭的木质楼梯时,廉兴芳感慨万千。岁月的脚步带走的不只是光阴,还在这座老房子留下深深的风化痕迹。廉兴芳说,要不是修缮及时,这座老房子恐怕跟当年“几十斤高粱换一张架子床一样”从前转湾村彻底消失。

  “廉氏故居作为平阴现存相对完整的一处明清建筑群,对研究明清建筑和地方人文历史都有较高价值。”古建筑专家在考证后给出这样的结论。2015年,廉氏故居被确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近日,在上级文保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工近百天的廉氏故居二期修缮保护工程完工。这座始建于明代中期,兴盛时院落庞大、高墙耸立的老宅院在历经数百年沧桑后,依稀有了当年的模样。 

  百年老宅历经风雨

  廉氏故居,位于平阴县孔村镇前转湾村,当地人俗称“廉家大院”。按照村里人约定俗成的说法,大院由战国时期名将廉颇的第40代传人廉一桂授怀远将军时兴建,之后的100多年又陆续经过了几代人扩建。今年70岁的廉兴芳是廉一桂第18代孙,这里也是他当年出生的地方。廉兴芳还记得,小时候还能看出整个大院三进三出的气势,自己一家人当年就住在大院最靠里的东楼二楼上。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廉氏故居相继被当做粮库、学校,村里也曾在这办公,直到2002年才搬出来。此后,无人居住的廉氏故居开始没落,院里荒草遍地,屋顶长满了荒草,部分青砖瓦也开始脱落。

  启动修缮守住精神家园

  曾当过民办教师和村委会主任的廉兴芳是村里公认的文化人。退休后,他把大量精力放在了搜集廉氏故居史料和整理廉氏家谱上。这次大院修缮完工,他也第一时间回到这个再熟悉不过的地方。

  孔村镇前转湾村及周边多为廉氏后人,村里廉姓人家占全村人口近七成,几乎“代代有官”,这也是廉兴芳颇为引以为傲的地方。近几年,眼看着先人留下的精神家园日益破败,当地群众对加大保护廉氏故居古建筑群的呼声也日益高涨。

修缮后的廉氏故居中厅修缮后的廉氏故居中厅

  “村里也修过几次,但算了算全部修缮下来,大约得将近200万元,村里根本没这个能力。”村支书廉德刚说。2015年,廉氏故居被确定为山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同年,镇上对廉氏故居启动一期修缮工程,完成了前厅修缮。2018年4月,又启动二期修缮,完成了廉氏故居中厅、东配楼、西配房三个建筑单体的修缮。此时,这座富有传奇色彩的古建筑群,又以修旧如旧的面貌呈现在村民眼前。

  有望变身民俗博物馆

  “二期修缮结束后,我们将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抓紧启动院墙、地面、绿化等的三期修缮,并将做好廉氏故居民俗博物馆的规划设计。”谈到下一步打算,孔村镇文化站站长周淑芹说。

  届时,廉氏故居不仅能成为研究明清古建筑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同时它还将承担起农村民俗博物馆的功能,用于展示具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风情。并与原宅院东门外栽植的有着1000多年历史,如今依然枝叶茂盛、生机勃发的唐槐一道,成为当地重要的一份乡村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