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亮(右)和郭豫财紧紧拥抱在一起。郭亮(右)和郭豫财紧紧拥抱在一起。

  三次提出向救命恩人当面致谢的请求后,2月5日在济南,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9岁少年郭豫财,终于见到了捐献者郭亮。供受双方激动得抱在一起,这个拥抱他们等了足足两年多。孩子的妈妈说:“孩子身上流着恩人的血,他们就是孩子的再生父母。”

  捐助者与受捐者 都在惦念着对方

  “感谢郭叔叔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有机会看到这个美好的世界。”今年9岁的受捐男孩郭豫财,专门给捐献者郭亮写了一封感谢信。

  而郭亮看到自己救助的男孩健健康康地站在面前,也忍不住紧紧拥抱他,并转头默默擦着泪水。“从2015年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后,我就一直在心里挂念着,受捐男孩到底怎么样了?”郭亮说,由于捐献一般实行“双盲原则”,他没能打听到更多关于小豫财的消息,这成了他的一个心结。

  另一边,郭豫财一家也惦记着不曾谋面的捐献者,曾3次提出见面请求,要当面道谢。省红十字会事业发展部的赵娜介绍,“双盲原则”一般要求一年内供受双方不可以见面,但两年后若受捐方提出见面请求,而供者又没有意见的,可由红十字会安排见面。于是,双方才有了这次见面的机会。

  捐献之前调整身体 两月减重15斤

  “我和小豫财都姓郭,这是难得的缘分。”郭亮说,直到见面他才知道俩人同姓。“能亲眼见到孩子健康平安,也算了了长久以来的一桩心愿。”郭亮的妻子王建利见到孩子后,也忍不住直掉泪,她直言当初多亏没有阻止丈夫捐献。

  原来,郭亮从部队复员后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十多年来累计献血48800毫升。2006年,他加入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九年后,36岁的郭亮接到通知,他与一名6岁患病男孩配型成功。

  郭亮毫不犹豫就答应捐献,可妻子却担心他的身体,并不支持他。“媳妇以为是要抽骨髓,想想怪吓人,不想让我去。”

  郭亮是在10岁儿子的帮助下,才说服了妻子。儿子还每天催着他起床,一起锻炼身体。“当时体重快90公斤了,虽然体检合格,但还是想捐献前把身体调整到最好。”郭亮一天跑步八公里,儿子帮着“监督”饮食,保证不吸烟不喝酒,两个月后成功减肥15斤。

  “孩子身体里 流着恩人的血”

  2015年11月24日上午,郭亮在山东省立医院正式采集捐献。焦急等待在那头的,是带着孩子在上海治病的耿玉巧,她内心十分煎熬。“当时我陪着孩子进了无菌舱,就一直盯着表看时间,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那么久。”

  耿玉巧说,原本计划24日抵达上海的造血干细胞,直到25日凌晨一点才到。“记得当时是个大雪夜,可能耽误了点时间,我就一直在心里祈祷,可千万别悔捐。”当看到“救命种子”顺利输入小豫财体内时,耿玉巧激动得泪流满面。

  说起来,小豫财的治病过程十分波折。“他原本还有个哥哥,小时候没查出来病因就过世了,后来他又跟哥哥得了类似的病,我整个人都崩溃了。”耿玉巧39岁时才有了小豫财,从他生病开始就带着他全国各地到处求医。

  一直到小豫财6岁时,才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高IgM血症,这种罕见疾病只有进行骨髓移植才有救治希望。

  “当初有5人配型成功,其中两人拒捐,一人悔捐,另外一位53岁了,年龄比较大,而郭亮是最适合的人选。”耿玉巧说,多亏了救命恩人郭亮,小豫财如今才有机会跟正常的孩子一样,健康快乐地成长。

  “小豫财是流着恩人的血,保留原来的壳。”耿玉巧对郭亮一家是说不出的感激,她说小豫财相当于多了一对疼爱他的父母。她希望孩子长大后,也能像郭亮一样帮助别人、奉献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