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23日从市老龄办得知,我市制定印发了《“十三五”济南市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明确了社会保障、养老服务、健康支持、宜居环境、老年教育、社会参与、投入保障等“十三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应当完成的指标。
总目标
到2020年,老龄事业发展整体水平明显提升,养老体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基础更加牢固,全市老年人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四个分目标
一是多支柱、全覆盖、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二是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加健全;
三是有利于政府和市场作用充分发挥的制度体系更加完备;
四是支持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社会环境更加友好。
保
80周岁以上老年人高龄津贴逐步全覆盖
根据《规划》,我市将继续完善医保关系转移接续办法,实现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巩固完善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大病保险制度,探索向困难老年群体适当倾斜的具体办法。建立老年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以失能、重度残疾老年人为重点目标人群,鼓励商业保险公司开发与长期护理社会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长期护理保障需求。
济南对具有本市户籍80周岁以上老年人逐步实现高龄津贴全覆盖,实现农村低保线与扶贫线两线合一,将符合条件的贫困老年人全部纳入低保救助,确保到2018年我市现行扶贫标准下农村贫困老年人全部脱贫。
养
建成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信息网
新建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20平方米的标准配套建设社区养老服务用房,已建成的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15平方米的标准调剂解决。不具备养老服务设施的老社区或现有设施达不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通过购买、置换、租赁等方式予以解决。
依托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以失能、独居、空巢老年人为重点,整合建立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机制,方便养老服务机构和组织向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行、助浴、助医、日间照料等服务。实施“互联网+”养老工程。支持社区、养老服务机构、社会组织和企业利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智能终端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智慧平台、信息系统、APP应用、微信公众号等,重点拓展远程提醒和控制、自动报警和处置、动态监测和记录等功能,建设虚拟养老院。到2020年,建成纵向贯通、横向对接、覆盖全市的养老服务信息网络和管理系统,努力实现虚拟养老院服务社区(村)全覆盖。
医
支持城市二级医院向老年专业医疗服务机构转型
到2020年,实现县区级以上养老机构医养结合覆盖率100%,全市护理型养老床位占养老床位总数的35%以上;所有医疗机构为老年人就医开辟绿色通道,所有养老机构能够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护理服务。
支持城市二级医院向康复医院、老年病专科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老年专业医疗服务机构转型,到2020年,全市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病科比例达50%以上,每万名老年人拥有专业机构康复床位5张。统筹和整合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资源,加快建设形成养老照料、康复护理、疾病救治、临终关怀服务相互衔接、功能互补、安全便捷的多元化健康养老服务网络。全面推开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实现每个老年人家庭拥有一名合格的家庭医生。
居
支持开发建设老年宜居、代际亲情住宅
加快对老旧小区居住生活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到2020年已建公共设施和涉老设施无障碍改造率达到60%,新建城市道路、社区公共场所和涉老设施场所无障碍化率达到100%。支持开发建设老年宜居住宅和代际亲情住宅,鼓励家庭成员与老年人共同生活或就近居住。
完善老年宜居环境建设评价标准体系,开展“老年友好型城市”和“老年宜居社区”示范创建活动,积极开展无障碍建设城市创建工作。到2020年,60%以上城市社区和50%以上农村社区分别达到老年宜居社区基本条件,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能够在社区得到满足。
此外,探索老年教育新模式,大力拓展济南家庭电视老年大学覆盖面,完善城乡老年公共文化设施,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辟老年文化活动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