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知道有“扳倒井”酒,可是你知道济南也有个千年历史的“搬倒井”吗?

  它位于济南南外环外一处工地附近。

  拆迁的老村。

  3月30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来到因高架桥施工整体拆迁的济南南外环搬倒井村,在繁忙的工地中找到仅剩的一座民居和房子旁边的搬倒井。周围一片凌乱,散落着建筑材料和垃圾,这让伴随村庄千百年的这口老井显得十分落寞。

  如果不是村民介绍,很难相信这是一口千年老井。

  民居女主人侯女士说,井旁只剩她一户人家了,另外山上、村北还有几户没有拆迁走。听村里老人说,井口旁的石板上曾经有马蹄印,文革之前被磨没了。“听说这口井可以留下来。如果是这样,希望有关部门好好保护这口老井。”她说,去年夏天,因为井旁的排水沟大部分被工地填死,大雨中低洼的井上积水一米多深,希望视功能挖出排水沟,保护好这眼老井。

  村内一片狼藉。

  村民介绍,搬倒井村名由来于一个传说,相传是汉代光武帝刘秀在公元二十五年前南征北战,路经此地,人困马乏,在此休整,见百姓从井中取水,欲借桶提水饮马,与百姓发生口角。百姓曰:尔欲用水,把井搬倒即可用也,何用吾桶。说完担水而去,刘秀大怒,双臂神力,把井搬倒,水倾泻而出,因而得名搬倒井。

  被搬走的辘轳石,上面满是岁月痕迹。

  在井旁的龙王庙,香炉里的香火仍然天天在续。对这个村子来说,这口老井或许是村庄黎民永远的庇佑和图腾。

  龙王庙的香火天天在续。

  附:关于搬倒井的另一传说

  国内关于搬倒井或“扳倒井”的说法不少,网上搜索,全国各地有多处搬倒井。大概传说有以下两种,一个与光武帝刘秀有关,一个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

  1,方城扳倒井

  位于河南南阳市方城县城东北15公里处的扳倒井村有一眼倾斜古井,清澈甘甜的井水触手可及,且用之不竭。人们称这眼井为“扳倒井”。。

  相传西汉末年,外戚王莽篡政,公元23年,青年将领刘秀奉命率义军自宛郡出发攻打颍川、定陵、昭陵、昆阳等四郡顽敌。盛夏一日,刘秀率部左冲右突,汗马血衣,终于逃脱包围,一路北进至柳林方得片刻喘息。众将士觉得腰腿酸软,嗓子渴得直冒烟。战马鸣声嘶哑,走路两腿打战。可天旱多日,沟裂河干,上哪儿去找水。正焦急间,跑在前面的一个部下发现一眼井边。但见井旁杨柳青青,此井青石砌口,水位低浅,蹲身伸手,几可触水。但没水桶,何以取水。此时莽军迫近,喊杀声隐约可闻。此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到附近农户家找桶,恐来不及。刘秀趴在井沿上,心急如焚,额头冒出豆大汗珠。他哀叹道:“唉,想我刘秀出生入死,躲过刀丛箭雨,难道今天要被水困着不成。苍天啊,垂怜一下我吧,让我的人马渡过此劫。” 他话音刚落,大地忽然一震,人与马打了个趔趄,差点跌倒在地。

  震动刚停,大家被眼前情景惊呆了:原先平整的井沿开始倾斜变得一边高一边低,井水慢慢向外流淌。刘秀双手按着低处的井沿,水已浸湿衣袖。莫不是刘秀刚才把井扳倒了?大家愣在那儿,无不感到诧异。

  将士们和战马喝了个痛快,一时间士气大振,刘秀率部北上后连连获捷。

  事后,当地百姓口耳相传,说刘秀是真龙天子,手扳井沿,把井弄倒,解了人马干渴之困。于是,将“柳林川”更名为“扳倒井”。

  2,高青扳倒井

  山东高青扳倒井位于高城镇西关村,井水基本与井口相平,井水清澈,井斜入地下。

  传说宋太祖赵匡胤领兵征战南北,路经高青正值天热大旱,将士们身疲口干,渴得难耐,情绪躁动,恰好路见一井,井水清澈,清凉宜人,但井深难以汲取,他心中默念:“井水知我心,井祝我成功。请倾井相助。”言毕,此井倾斜,井水缓缓流出,赵匡胤和将士们淋漓畅饮,解得燃眉之急后,众将士继续行军,接连打了好几个大胜仗,最后终成一代霸业。宋太祖登基后,感念此井相助之恩,亲笔御封此井为“扳倒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蓝峰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