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期]

对话著名人物画家孔维克

人物画家孔维克

孔维克,著名人物画家,1956年生于山东汶上县。现为全国政协委员、山东画院院长。获“中国画坛百位杰出画家”称号;代表作《孔子周游列国图》、《公车上书》、《沐》、《杏坛讲学》、《高士图》、《白英点泉》等在国际大赛和全国美展中分别获金奖、铜奖、优秀奖、荣誉奖。

       近年现实题材的创作《高原的记忆——孔繁森》、《齐鲁曙光——党的一大代表王尽美、邓恩铭》、《同志仍须努力——为国父孙中山先生造像》在当代画坛卓有影响。作品及传略被收入各类画册和辞书。出版有孔维克画集、文集、书法集、写生集等50余种。
[更多详情]

孔维克谈新作《岁月沧桑——为抗战老兵造像》

著名人物画家、山东画院院长孔维克献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作品《岁月沧桑——为抗战老兵造像》,表现了曾经的热血青年们为了共和国的明天,以生命和热血书写了一曲曲荡气回肠的英雄战歌,如今的他们在回望那段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岁月时,含笑留给共和国和后人一个永不磨灭的军礼。

记者:这四幅抗日老兵头像的尺寸像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一样,跟伟人像一般大小,画里的老兵形象强调了真实的面貌,让人看了之后很震撼,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力量。用国画的工具创作如此巨幅的头像,对您来说算不算一种挑战?

孔维克: 是的。用中国画的笔墨画这样的“超大头像”难度很大,中国画不同于油画,笔墨的表现也不等同于画素描。这次探索在我的水墨写实国画人物系列中也是一次重要的突破,它不同于《公车上书》等作品,是靠全身像和人物组合、背景烘染等综合因素来刻画人物、丰满画面,而是只靠“大头”本身。平时画的那些古典人物类小品画,只要有笔墨情趣就可以了,而如此巨幅的头像,远看要有气势和张力,近看要见笔墨和功力。假若你细细品味这些老兵头像,画面上的那些线、面和墨气都是很讲究的,我借鉴了山水的技法,甚至可以直接看成是山石的皴法,在那布满褶皱的脸上,我们似乎看到了黄土高坡上的一条条沟壑,而在他们的下巴和手背上,也可触摸到山石和树皮的纹理。

       然而这种表现虽然不是用毛笔画素描,但必须要有西画造型训练的基础,同时在人物刻画过程中融入中国画的传统笔墨精神。由此契机而寻求艺术技法和境界的不断提升,这也践行了我一贯主张的中国画创作理念:每一次的创作都不是无病呻吟、为赋新词强说愁,而是有了一个想法之后,要全身心地投入去寻找一种全新的适合表现这个题材的艺术语言,不能偷懒地以一种惯常的技法来套所有的题材。由此,在我的艺术道路上,也就产生了一次次的自我挑战、一次次的学术探索和一次次的语言突破。

记者:那么您当初创作《抗战老兵》的想法是如何产生的,中间又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今年年初“2015山东画院年展”时,就已看到您创作的两幅抗战老兵头像,但那时画的风格比较夸张、简洁,好像跟现在的风格不太一样。

孔维克:这些年来由于在民革兼职的原因,经常接触到慰问黄埔老人、抗战老兵的话题和活动,也听到不少可歌可泣的动人故事。2014年9月初,我同山东画院的画家们一起到台儿庄写生,偶然在街上看到一个大的宣传牌,第二届“山东抗战老兵影像展”正在这里举办,展出的图片有近百幅,均为主办方寻访抗战老兵时所拍摄的老兵影像。在那些被定格的瞬间里,从一张张充满沧桑感的面孔上,我看到了他们被历史裹挟的命运,也看到了那被国仇家恨镌刻着的时光,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之后就想以此为选题创作一套画,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表现语言,在画院年展上展出的那两张抗战老兵的头像即是我探索的表现方法之一。

       同年12月23日至24日,民革中央画院在北京召开第二届理事会第三次会议、民革全国书画工作会议。会上通报,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拟安排曾参加过抗日战争、现在仍健在的抗战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代表参阅,同时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将向全社会发出美术作品的征稿通知,并于8月份在京举办主题展览。无论是阅兵还是美术创作,大家讨论的话题都围绕“老兵”,我是在会议现场产生的创作灵感,当即在会议稿纸上勾划了一个四副头像的小草图,这最初的创作构思和画面设计定格了最后的画面感觉。[更多详情]

作品赏析

    <
  • 孔子诞生传说
  • 孔子见老子图
  • 公车上书
  • 孙中山先生在青岛
  • 荷花三娘子

报道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