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师范大学建校60多年来,学校植根齐鲁文化沃土,汲取泉城人文灵韵,秉承“尊贤尚功、奋发有为”的校园精神和“弘德明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自觉传承创新齐鲁文化,目前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专业齐全、学位体系完备、师资人才充沛、社会声誉优良的综合性高等师范院校。   

  新浪山东特此推出“山师学者”系列报道,从学术成就、传道授业、师德人格、趣闻轶事等角度出发,对山东师范大学知名学者进行全方位报道,全面展示学者风采。

  名师简介:安作璋

  安作璋(1927——),山东曹县人。1951年毕业于齐鲁大学文学院历史系。现任山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山东历史学会顾问,山东地方志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这位以史学名扬学术界的老人,早年就把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精神概括为“道德学问”四字,并以此作为个人终生奋斗的目标。几十年来,他午夜之前极少休息,著述2000万字,学生散布全国各地。可谓门盈桃李,硕果累累。

  “良史春秋笔,名师齐鲁风”,新浪山东走进山东师范大学,独家对话安作璋先生,感悟“读书、教书、写书”的别样人生。

  治学:专博结合,博中有专,专中有博

  新浪山东:安先生,您在治学时遵循哪些主要原则?您常提到“面壁十年图破壁”、“板凳要坐十年冷”,做学问一定要耐得住寂寞?

  安作璋:首先我是一名历史教师,同时也是一名学者,我认为不论是一名学者还是教师,主要任务是传承历史,资政育人。而在做学问方面,我认为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对于个人应该有一种超越利害的介入精神。在治学方面,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

  一是要正确选择研究方向和课题。首先,要考虑国家的需要,确定课题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其次,要考虑自己的学术专长、志趣。最后,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课题计划。

  二是要搜索信息,了解“行情”。搜索学术界信息,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前人没有研究,没有解决或者有争议的问题上。

  三是要更新研究的视角,善于选择结合点和突破口。除了掌握资料,特别是新资料、新的观点以外,我认为还有一个视角问题。过去我们往往采取一个直线型的或者单向的思维方法,我认为有了观点有了方法后,还要有一个新的视角。在这个方面,可以引用苏东坡《题西林壁》的一首诗“远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它讲的就是视角问题,视角不同,观察的现象、问题也不一样。所以说在治学方面,更新视角是非常重要的。

  四是要正确处理“博”与“专”的关系。我所谓的“专”,不是“攻其一点,不知其余”的专,“博”也不是漫无边际的博,而是专博结合,博中有专,专中有博,要正确结合专和博的关系问题。

  五是研究历史,贵在乎通。所谓通,即通古今之变,掌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六是重视史学研究的修养问题。梁启超曾经把前人治史的经验归纳为史家的四长,即“史德、史才、史实、史学”。用现代的话简要来说,“史德”就是实事求是,不虚美,不掩恶。“史才”就是要有详细的手记整理资料和写作的能力。“史实”就是史学观点、理论,就像在封建时代有各种各样的理论,而我们现在遵循的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史学”就是研究历史的基本功,要积累历史的知识,还要有适当可行的研究历史方法。关于重视史学研究的修养方面,我认为要把史家的“四长”继承下来,还要有所发展。

  七是正确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譬如说研究历史就像体育上的接力赛,不能够什么事都从头开始,从起跑线上开始,就徒劳而无功了,接力赛就是继承,再往前走一步就是发展。

  八是要有“面壁十年图破壁”、“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精神。要耐得住寂寞,甘于寂寞就是说切忌急功近利,不要浮躁尤其不要跟风,也不要急于求成。一些老学者们经常提到,“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的意思就是这样。论语上曾子还有一句话,“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因为研究历史负担着传承历史资政育人的任务,所以要知道自己的任重而且道远。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历史上看也是这个情况。史记曾记载过“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这说明在史学研究上要有所成就,归根到底是要有这种精神。

  安作璋:做学问要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

  新浪山东:在做学问方面,您有哪些心得可以与青年学子交流?有哪些弯路可以提醒青年学子规避?有哪些忠告可以提点青年学子?

  安作璋: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点个人体会。

  一是在做学问方面,要注意个人的道德修养。

  二是要做好专业的基础工作。就是积累好理论和知识,做好基础工作,不要追逐名利,急于求成。

  三是要能够将所学经世致用。注意自己的研究成果,有没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四是希望年轻人正确看待就业问题。大学考学选专业时,首先打听是否热门,而这个是否热门的问题是不断变化的。我认为应该抱着所谓“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心态。所谓“道”就是要在平时加强道德修养,学好自己学习的专业,做到德才兼备。我认为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不但就业是不成问题,将来也一定会大有发展。年轻人不要总是考虑专业是否热门,这个是不断变化的,要做到万变不离其宗。如果这个人有很高的道德素养,专业也学得很好,那他就业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而且也肯定很有发展前途。

  新浪山东:您认为传统文化中最值得推崇的精髓是什么?传统文化能否与当今文化融合?如何融合?

  安作璋:传统文化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不是简单能说清楚的。但是我认为,首先是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经验教训。毛主席曾讲过,历史的经验是值得注意的。邓小平同志也讲过,成功的经验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失败的教训也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不管是将来从事什么工作,一定要注意历史的经验教训。有的领导讲过这个问题,“作为一个领导,学没学过历史,所拥有的眼光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国家领导人很重视历史,发表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讲话。

  其次是优秀的道德文化。传统道德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即“忠、孝、仁、义、礼、智、信、和”。其中关于个人修养,我认为有三点值得注意。

  一是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不论什么事情,都要设身处地的为别人想想,处理好个人和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的关系。

  二是见利思义的行为准则。遇到“利”,首先要思考它是否符合道德和法律。

  三是严于正己的自律精神。我认为传统道德文化中,作为个人修养,这三点是很重要的。

  齐鲁文化:各具特色 自我调节不断发展

  新浪山东:您对齐鲁文化研究倾注了多年的心血,有着系统而独到的见解,您认为齐鲁文化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特质是什么?

  安作璋:齐鲁文化是一种地域文化,西周初年在山东封了两个诸侯国,分别是齐国和鲁国,齐鲁文化由此发展。因为鲁国和齐国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自然条件的不同决定了齐、鲁文化的不同特点。比如鲁文化是重经验、传统,崇尚伦理、任意、中庸,以及执着而持重的特征。而齐文化则具有革新性、开放性、崇尚功利以及豁达、机智等特征。由于受周文化的影响,齐鲁文化具有宗法性的特征。司马迁在史记里归纳鲁文化的宗法特征是“尊尊而亲亲”,偏重于伦理道德方面。而齐文化宗法观念较薄,强调“举贤而尚功”。

  虽然齐鲁文化各有各的特色,但从总体上都是地域文化,是周文化和东夷文化结合的产物。再加上这两个文化充分吸收其他地域文化特色,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不断发展文化体系。正是由于其自我调节、更新的能力,才可以绵延两千年之久,到现在也有广泛的影响。

  总体来看,齐鲁文化既稳健持重,又具有开放性;既务实而崇功利,又在价值观念上赋予道德理想色彩;既重视经验传统,又不乏革新进取精神。这些都是很有现实意义的。齐鲁文化对于当前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新浪山东:安先生,您在山东师范大学工作生活了一辈子,您认为这所学校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其最核心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安作璋:山东师范大学的核心内涵,我认为可以用我们的校训和校风来做说明。我们的校训是“弘德明志、博学笃行”,校风是“爱国爱校,为人师表,勤奋严谨,求实创新”。至于山东师范大学是一所怎样的学校,我认为山东师范大学是一所具有鲜明教师教育特色的,目前来说是处于国内前沿的教学与研究型的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