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2014年东营招工难仍存在 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

来源:大众网2015年1月26日 09:15【评论0条】字号:T|T

图片图片

  大众网东营1月26日讯 企业用工情况,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那么我市企业用工情况如何?1月23日至25日,记者调查发现,2014年我市企业用工稳中略增,“招工难”现象存在但较轻。“技术工人”短缺较严重。数据显示,在近百家调查企业中,有八成企业缺“技术工人”。

  人力资源专家分析称,“技术工人”短缺折射出企业用工仍依赖低端劳动力。在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大背景下,企业创新发展将受影响。此外,产业结构升级对较高素质就业者的需求,将使农民工群体进城就业面临较大压力,农民工实用技能培训亟需进一步加强。

  去年稳中有增今年保持平稳

  “2014年我们海螺型材引进新员工27人,企业用工数量持续增加。”1月24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与山东海螺型材有限责任公司情况相同的企业还有很多。据市统计局社会统计科曹科长介绍,去年我市企业用工稳中有增。在近百家调查企业中,有60%的企业与年初相比员工人数有所增加;30%的企业员工人数持平,仅有10%的企业员工人数有减少。

  据介绍,我市企业用工稳中有增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经营情况较好。据介绍,在调查中,有20%的企业反映经济效益向好扩大经营,60%的企业反映企业正常经营,10%的企业反映是季节性用工。企业经营状况的稳中向好,保证了企业用工的稳中有升。

  去年企业用工稳中有增,那么今年情况呢?记者采访获悉,2015年我市企业用工情况预计将保持平稳。据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在20家调查企业中,有4家企业预计用工增加,有14家预计用工保持平衡,两者占90%比重。

  据了解,剩下2家企业准备减少用工人数,主要受经营不太景气影响。利津雅美纺织公司是其中的一个代表。去年企业效益较好,新招了48名员工,但今年以来效益开始滑落,为了减少成本压力,不得不准备裁员。

  薪酬成“招工难”主因七成企业涨薪后压力大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半数以上企业存在‘招工难’问题,但不是太严重。”市统计局社会统计科曹科长表示,尽管如此,企业发展仍会受到一定影响。

  据报道,2015年东营剩余劳动力将达到6.87万人左右。剩余劳动力如此丰富,为什么还存在着一定的“招工难”问题呢?记者调查发现,求职者对薪酬期望过高是主因。

  “去年下半年,我们需要再招一批新员工,给出的工资标准是3500元到4200元左右。”华泰集团人事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不少求职者尤其是有轮胎厂工作经历的求职者,一张口就是4500元以上,嫌我们工资低,就转投其他公司了,这一度让我们的招聘工作比较被动。”

  为应对“招工难”和“稳”住老员工,不少企业纷纷提高了底薪。数据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我市近六成企业提高了薪酬待遇。其中,上涨幅度在5%至10%之间的占42%,上涨幅度在10%至20%之间的占26%,仅有3.2%的企业反映略微下调底薪。

  薪酬提高,虽然缓解了“招工难”,但却给企业经营带来了较大压力。据市统计局曹科长介绍,在近百家调查企业中,仅有23家企业反映没有压力,剩余70多家企业均表示压力不小。

  华泰集团人事部门负责人给记者算过一笔账,在公司现有工资基础上,加上1100多元左右的五险一金,总计平均工资5000多元左右。假设集团拥有员工5000人,一个月光工资就是2500多万元。涨薪后,工资支出变大,企业担负压力将加重。市经信委相关人士介绍,企业工资支出扩大,将会影响企业的扩大再生产。此外,据记者了解,部分用工企业常年加班加点,劳动强度大,也是造成“招工难”的原因之一。对此,曹科长表示,企业应树立人本意识强化人本意识,认清留人远比招人更重要。

  八成企业缺“技术工人”低端劳动力占主体

图片图片

  “招工难”能够通过涨薪予以缓解,但“技术工人”短缺却难以短时间内解决。数据显示,在近百家的调查企业中,有8成企业缺“技术工人”。其中,普通技工最为稀缺。

  “咱们东营造纸技工少,我们刚招的员工技能暂时还达不到,必须经过几个月不等的学徒期。比起立即上手的技工,这对企业生产影响不小。”华泰集团人事部门负责人如是说。

  人力资源专家称,八成企业缺“技术工人”,反过来说明低端劳动力占据企业用工主体。据我市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2010年东营市就业人员中大学(包括大专)以上学历仅占17.06%,初中及以下学历的占到62.63%。5年来,情况虽有缓解,但尚未彻底改变,其不利影响依然存在。

  以河口区建筑企业为例,从业人员以农民工居多,专业人员较少,整体素质较低。受此影响,企业创新能力较低,导致像黄河三角洲汽车文化广场、中心城物流园等大型项目无法承接。该区建筑业企业仍处在成本高、消耗量大、产出率低、竞争力差的尴尬局面。

  农民工技能低培训势在必行

  据市人社局工作人员介绍,随着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的迅猛进展,特别是产业升级换代的加快和产业集群的成熟,就业门槛大大提高。职业技能欠缺的民工,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就业竞争。招工难与就业难将“两难并行”,就业结构性矛盾将不断加剧。

  1月24日,记者调查发现,受房地产行业整体低迷影响,农民工用工季提前到来。零工市场上则是“长工没人干,短工没活干”。一方是企业急需“技术工人”,另一方是农民工进城缺活干。面对上述情况,市人社局专家称,应该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力度,使技工学历教育更多转变为农民工实用技能短期培训。

  “农民工技能培训要与我市产业结构升级相匹配。”东营职业学院刘老师表示,技能培训与产业发展结合,一方面能快速回应产业需求,另一方面也能根据需求做出调整。

  链接延伸:住宿餐饮业用工流失率最高

  在缺“技术工人”的八成企业中,制造业和建筑业最需缺的是普通技工;批发零售业最需缺的是经营管理人员和普通技工;住宿餐饮业最需缺的是普通销售人员和普通服务人员。

  企业用工流失率较高,住宿餐饮业企业最高。数据显示,2014年制造业企业员工流失率为3.6%;批发和零售业为3.0%;建筑业达到了4.9%;住宿餐饮业企业员工流失率最高,为10%。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