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东营单独二孩家庭教育很关键 父母莫让爱失衡

来源:大众网2014年12月31日 10:42【评论0条】字号:T|T

  家长疑问:生二孩会不会增加家庭教育的负担?

  “单独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诸多符合条件的家庭都在考量是否要生二孩。除了考虑家庭经济压力、精力成本等外,教育也是让许多年轻家长忧虑的问题。“孩子都8岁了,她能不能接受家里忽然再多一个孩子?我们家长能不能同时照顾好、教育好两个孩子?这些都是未知数。”东城的李女士说。市民卢女士则担心,如果两个孩子年龄相差太大,会不会有代沟,能不能相处得好。李女士和卢女士的说法道出了许多符合“单独二孩”政策家长的心声:做父母的,都想给孩子最好的。家里只有一个孩子时,父母可以倾尽全力来教育好这个孩子,可当家里再多一个孩子,会不会增加家庭教育的负担?

  家有俩孩儿父母要让爱不失衡

  如今,许多独生子女因备受家长宠爱,出现蛮横任性、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差、孤僻冷漠等问题。我市心理咨询师高老师说,“二孩”的到来,可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过度关注和溺爱。双子女家庭为大孩儿提供了关怀和照顾弟弟、妹妹的机会,使其更具责任感;“二孩”也可以从哥哥、姐姐身上学会尊重、服从和关怀。然而,“二孩”的出现也伴随着一些问题,处理不好“二孩”就会成为家庭教育之累。

  高老师分析说,“二孩”出生前,“头胎”处于“独生子女”的环境中,享受着父母全部的爱和关注。随着家中“二孩”的出生,家长会在一定时间内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二孩”身上,“头胎”孩子常会感到自己被冷落和抛弃,产生被边缘化的不安全感。这时,“头胎”孩子会把这种失衡怪罪于自己的弟弟、妹妹,从而对弟弟、妹妹产生怨恨。生二孩后,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经济、情感投入难度更大,对孩子的教育投入、感情投入等会被分散。可能会导致部分父母偏爱、孩子相互攀比的现象出现。她建议,父母要生二孩之前,必须要考虑好今后面临的教育问题,考虑在教育投入、精力等方面是否跟得上。更要做好准备,解决好两个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要注意教育方式,当二娃出生后,要将注意力放在大孩子身上,先满足大孩子被爱的需要,然后才有精力带好小孩子,并引导鼓励大的孩子承担照顾小的孩子的责任,做到让爱不失衡。

  让孩子学会分享做彼此的好玩伴

  市春晖小学心理老师张老师说,在第一个孩子出生时,就要让孩子学会分享,明白分享并不会让自己失去什么,而是得到了快乐。比如让孩子讲好吃的分给在座的亲戚朋友,和邻居小孩、幼儿园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等。懂得分享的孩子,在爸爸妈妈有了第二个小宝宝的时候,并不会感到自己的爱是被“夺”去的,而是拿来与弟弟妹妹分享的,自己的爱并不会减少。在“二孩”来临之前,父母要给大的孩子做好心理准备,使他明白有了弟弟、妹妹就有了玩伴,就多了一个爱他的人,使其对弟弟、妹妹的出生产生期待。有了二孩后,要多夸夸大孩子,比如他会自己吃饭、穿衣都该表扬,说他是弟弟、妹妹的榜样。

  建议父母最好选择在第一个孩子已经摆脱了婴儿期,进入到学龄前或儿童期,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理解能力、沟通能力时,再选择生“二孩”。哥哥姐姐有一定的自理能力后,可以帮助弟弟妹妹穿衣、吃饭,并利用他的知识给弟弟妹妹讲故事、规范行为。孩子间有了玩伴,就不会长时间缠着家长。这样,家长在教育上会多一个好帮手,孩子在成长中多了好玩伴。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