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东营博爱志愿服务队4年累计无偿献血量达165万毫升

来源:大众网2014年12月18日 09:25【评论0条】字号:T|T

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定期做志愿服务。(图片由志愿者提供)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定期做志愿服务。(图片由志愿者提供)

  大众网东营12月18日讯 东营市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从成立到发展壮大4年多的时间里,累计无偿献血量达165万毫升,总志愿服务时间5311小时,组织团体无偿献血1024人次,组织造血干细胞采样126人,协助市红会组织应急救护培训6场,共计636人次,组织“情义东营,心系鲁甸”等募捐活动,长期开展助老助残活动……16日,记者带您走进这样一个志愿团队。

  从献血到做志愿服务

  他经历了10年

  在营园小区中有不少关于志愿服务的宣传标语,在3楼志愿服务办公室中,还有不少活动的照片。记者在营园社区工作站见到了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李延峰。自从博爱志愿服务队与营园社区成为共建单位后,就为营园社区做了不少好事。

  如今,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正如火如荼地开展着。回想10年前,李延峰还只是一个无偿献血者,他定期往血站跑,捐血小板、捐全血、造血干细胞采样。4年前的一次献血,当他走出血站,看到身后还有那么多无偿献血者时,他萌生出一个想法,“何不把这些献血者联系起来,把志愿服务常规化。”说干就干,他与几个经常献血的人商议后成立了血小板服务队。

  从那时起,志愿服务就陆续地开展起来。血小板服务队的人越来越多,之后就有了东营市无偿献血服务队。大家通过QQ联系,到淄博考察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和服务项目……“一个人献血对社会的贡献还是微不足道的,成立组织后,只要有缺血事件,大家齐伸手,什么困难都会化小。再说,有了组织,大家就是一家人,平日里也能互相帮扶。”李延峰说。

  后来,这支队伍正式更名为东营市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

  计划成立应急救援队

  志愿服务扩展到县区、学校

  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计划在文汇街道掀起志愿服务的浪潮,营园社区做为试点社区。首先,对营园社区中的孤寡老人、留守儿童进行“一对一帮扶”。在每个节假日都会搞活动,对居民进行应急培训等。“我计划对文汇街道的物业人员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成立应急救援队。那样的话就能扩大志愿服务的人群,随时给居民提供志愿服务了。”李延峰说。

  据了解,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的志愿服务已不再局限于应急募捐行动,3献(献血、器官移植、造血干细胞)、3救(救灾、救助、救护)已步入常规化。正在开展的3个项目有,红十字生命护航行动、“生命彩虹”幸福课堂、红十字帮办助学活动。为育龄妇女健康查体,邀请博爱医院医务人员为辖区居民免费义诊;7大系列幸福课堂,提升爱的能力、增强沟通能力等;成立爱心捐助平台,组织爱心助学活动。

  短短几年时间,东营市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下设应急救援救护志愿服务队、社区志愿服务队、无偿献血分队、红十字文化传播分队、胜利学院分队。队伍由东营中心城区扩展到广饶县、利津县,垦利县和河口区也正在组建中。

  志愿者从9岁到60岁

  12人签器官移植合同

  今年已经44岁的李延峰,长得有些黑瘦。10年来,仅他个人献血量就达到12.5万毫升。除了上班外,他坚持定期献血,献全血、血小板,做献血志愿者,还要做志愿服务,李延峰付出的比其他人要多。“我是带头人,就要以身作则,定期献血是必须的。”李延峰把献血当做任务去做。谈到家人对李延峰的支持,他说:“妻子身体不好,所以家人也很担心我的身体。尤其是器官捐献这件事,家里人持反对态度。但是,当我百年之后,会留下遗嘱,把器官捐献出去。”

  在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中,有不少像李延峰这样的人。80%的成员经常无偿献血。有12人自愿签订移植器官捐献合同,包括全体器官和部分器官。还有十余人个人献血量达到10万毫升以上。

  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中最大的献血者已经60岁,还会定期无偿献血。在看望六户镇高位截瘫者赵树海时,9岁的小志愿者带去了自己攒了4年的零花钱,赵树海被感动得当场流下热泪。那些开创血小板服务队的“元老们”,如冯振宇、王冠平等,仍旧活跃在无偿献血的队伍中。李延峰说:“只要我的身体允许,我会继续献血。继续做志愿服务。让更多的人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帮助更多人。”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