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东营孟祥梅管教并举 看守所里“领舞”新生

来源:大众网2014年11月24日 15:45【评论0条】字号:T|T

孟祥梅买来蛋糕,为在押人员过生日。孟祥梅买来蛋糕,为在押人员过生日。

  大众网东营11月22日讯 “丰润的谷穗迎风摆,远方的客人请你留下来……”11月20日,记者进入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区时,隔着铁窗棂就远远的听到了这首彝族民歌。东营市看守所副教导员孟祥梅正在和B3监室人员为一位彝族在押人员庆祝彝族最重要的节日—彝历新年。没有华丽的民族服装,也没有围起的旺盛火把,每一位在押人员的脸上却有着发自心底的笑容。这一刻,威严的高墙铁壁里,孟祥梅再一次用爱让她们感受到温暖。就这样,孟祥梅把每一件事踏踏实实地做到了在押人员的心里,此前,她刚刚被评选为首届“山东省最美警察”。

  她带来孩子的讯息让在押人员安心改造

  土某是从四川省西南部大凉山来到东营的少数民族打工者,丈夫因为吸毒被逮捕后,一个人带着3岁的女儿和6岁的儿子生活。为了生计,土某盗窃自行车被关押。刚到看守所时,土某曾经自杀,并多次痛哭。孟祥梅发现这个情况后,便立即联系广饶县公安局找到了土某的两个孩子。将孩子们带到了看守所,孟祥梅拍了照片,录制了视频带给了监室里的土某,并让土某的弟弟将孩子带回大凉山,帮土某解开了心结。为了更早和孩子们团聚,土某积极改造,成了女子监区里每天做手工活最多的在押人员。但是自从11月14日,土某又开始在监室里哭。孟祥梅再次找到土某谈话,了解了彝历新年对于土某的意义。孟祥梅便把这事放在了心上,从14日晚上,就开始为在监室里庆祝新年做准备,下载彝族民歌,找彝族视频,排彝族舞蹈…11月20日,孟祥梅与大凉山土某的弟弟联系上,并让他传来了土某的两个孩子在新年这一天,以及家乡庆祝节日现场的照片,播放给土某看。看到孩子变干净了,也变胖了,土某的脸上露出了笑容,并一再念叨:“这下放心了。”

  当起“知心大姐”帮在押人员解开心结

  2006年,孟祥梅通过公务员考试,从一名人民教师,变成了一名看守民警,工作场所也从市中心宽敞明亮的教室,变成了城郊高墙林立的看守所。每天面对的对象,也从天真无邪的孩子,变成了失去自由的在押人员。然而从警八年来,孟祥梅已然变成了在押人员不可缺少的“知心大姐”。孟祥梅说:“在押人员的情绪波动很大,我要时刻注意到她们的一举一动。”即使下班在家,孟祥梅也时刻关注着所里的消息,随时准备着回看守所解决突发情况。

  因为与邻里关系不和涉嫌故意杀人的王某,进入看守所后多次有自杀迹象,并多次绝食。孟祥梅紧绷着神经,每天都要和王某多次谈话,为了让王某吃一顿午饭甚至谈话一上午。对于懂得法律知识、多次“诈病”企图逃脱法律制裁的在押人员,孟祥梅也只能顺从她各项意愿,用自己的真心来感化她。为了让多次有着自杀迹象的张某见上因为家庭矛盾早年离家出走的儿子一面,孟祥梅根据张某提供的几组模糊数字,反复组合拨打了上百个电话,联系上她的儿子。“每一段在押人员都有一段想倾吐的故事”,于是,从谈恋爱到结婚,再到家庭变故、社会遭遇,孟祥梅成了每一位在押人员的“知心大姐”。

  创建“新蕊”体系坚持“管教并举”

  对于东营市看守所女子监区的在押人员来说,每个月底有一件事最期待,看看自己写的稿子有没有在《新蕊报》上发表。在最近的一期《新蕊报》上,姜某在高墙心语中写道:“看守所是我人生的一个驿站,无论最终结果如何,我终究要离开。活好每一天,让自己回家的日子近一些。”自2012年,孟祥梅为女性在押人员创办的寓意着“心灵蜕变,像花蕊一样绽放新生,重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新蕊报》,成为了在押人员每个月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发表的“主阵地”。孟祥梅告诉记者:“得益于原来的教师经历,我相信管教并举才能给这些需要关爱的在押人员,带来更多感悟。”于是孟祥梅继续拓宽教育渠道,建立了“新蕊”电视台、“新蕊”广播台、“新蕊”心理咨询室等“新蕊”体系。同时,在管教的同时,孟祥梅还致力于营造监区的文化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才能通过管教彻底地改变思想。”在女子监区的墙壁上,贴着孟祥梅自费买来的许多张贴画。“二十四孝”、“弟子规”,这些内容阐述着正确的女性角色,让女性在押人员,得以在这段看守所日子里,静下来重新思考。

  每个月,孟祥梅都会收到女子监区的近30篇稿件,因工作任务量大,人手紧缺,孟祥梅不得不将这份工作带回家排版制作。录稿、搜图、排版,每期报纸会耗费孟祥梅一周的时间。除去正常的24小时值班,其余时间18时下班后,她就埋头在电脑前查资料。从来没有去幼儿园接过孩子的孟祥梅,经常被孩子问道:“妈妈,你什么时候能来接我一次呢?”每晚,5岁的儿子看着趴在电脑前妈妈的背影,都会疑问:“妈妈,你光玩电脑,都不陪我玩。”

  作为女子监室的管教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和在押人员谈话。每一次谈话,孟祥梅就像是这些在押人员的“垃圾桶”,接收着她们带来的负面信息。孟祥梅说:“有时候听完了之后,心里也会堵得慌,”回家后心情不好的她,偶尔会冲着孩子发脾气,“觉得挺对不住孩子的,”说到这里孟祥梅的声音有些哽咽。

  孟祥梅是儿子口中的坏妈妈,却是看守所里的好大姐。

  孟祥梅常说:“一个人背后就是一个家庭,‘看管’背后更重要的是‘感化’。”就这样,孟祥梅用自己的用心和耐心,让每一个带着对社会不满的在押人员,与亲人会见时学会用爱来嘱咐和寄托,离开看守所时满带感恩和善良。孟祥梅用自己的行动,成了女子监区心服口服的大姐,让她们重新燃起希望。为了感谢孟祥梅的引导和照顾,女子监区B1监室创作了监室之歌来表达自己的感悟,“我们是花,没有花瓣,墙角却能唱出新蕊,您是春光,播撒着雨露,孕育新芽,您是那颗启明星,照亮我们未来的前程!”

精彩推荐更多>>

相关报道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