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东营>新闻>社会>正文

东营垦利县东王村获选山东省首批传统村落

来源:大众网2014年11月24日 14:31【评论0条】字号:T|T

11

  大众网东营11月24日讯 日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了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名单,首批获得传统村落称号的村庄有103个,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东王村入选其中,这是东营市唯一一个获得省级传统村落称号的村庄。记者了解到,东王村拥有历史悠久的古庙群,还有能够体现黄河口传统民居特点的土坯房,民俗气息浓重。

  王王庄庙历经600余年风雨

  至今仍保留大型庙会

  据了解,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文物局、财政部的统一部署,今年5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等单位联合下发了《关于组织申报第一批山东省传统村落的通知》,组织专家对各市推荐上报的434个传统村落材料进行了审查,并对材料审查合格的村落进行了现场考察,最终决定授予济南市章丘市文祖镇三德范村等103个村为第一批省级传统村落称号,而东营市东王村也是这103个村里的一个。

22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传统村落是指保留了较大的历史沿革,即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虽经历久远年代,但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而传统村落的评选是旨在改善人居环境,实现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其评选标准要求历史建筑、乡土建筑、文物古迹等建筑集中连片分布或总量超过村庄建筑总量的1/3,较完整地体现一定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村落选址具有传统特色和地方代表性,与自然环境条件和维系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反映特定历史文化背景;村落中拥有较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传承形式良好,至今仍以活态延续。

  据介绍,凝聚着美丽传说的王王庄庙的原址在东王村,而相传这座古老宫殿式建筑群的王王庄庙经历了600余年的风雨洗礼,期间历经了三修三拆的历史命运,还进行了六七次重修,当地还逐渐形成了以农历三月三、六月六、九月九、腊月十五为时间的大型庙会,至今也一直存在。 

  有几十年历史的土坯房

  体现黄河口传统民居特点

  22日,记者来到东王村,一探这个村子的特别之处。东王村与山东不少村庄一样,属于明朝初年迁徙而来。明洪武初年,王姓两兄弟迁来此地。村庄得名,王王庄。要说使东王村名扬黄河口,还是村里的古庙群。最全时期,有与泰山齐名北安山之称。

33

  穿过村外的石牌坊,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村口的古庙群,红墙黄瓦、斗拱挑檐与村内的一些黄白色的土坯墙,相映成趣。村内的古庙群当年曾经是周边的人寄托希望的圣地,娘娘庙里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想求子的人,只要到庙里上一炷香,用红麻绳在庙里的小孩儿塑像的脖子上一拴,就算求子了,想要男孩的,则要在童男塑像的大腿上抠一点点塑像泥土,回家掺着水喝下。“那个时候,庙里的塑像大腿上被抠的破烂不堪,虽然是迷信,但是在周边人心中这是寄托人们思想的一种做法。”崔龙光介绍,东王庄古庙群还有一个特点,庙内供奉了儒释道三教的圣人,“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体现,整个中国的传统历史虽然是三教分立,但传统思想则是绝对的三教合一。东王村的古庙群,在这一点上体现得非常好。”虽然古庙早已荡然无存,但是,村民感念村内的历史传承,于几年前在原规模上重建了古庙。

  走出古庙群,我们发现村内的村居有不少是已有几十年历史的土坯房,修饰一新的房舍依然保存着黄河口传统民居的特点,为了防止洪水,房屋统一建到高台上,石头打地基,中间垫一层防碱防潮的木质材料或者芦苇捆儿,再往上就是土坯。漫步在村内的小巷里,乡土气息浓郁的同时,让人感到一丝清新。

  曾经风沙肆虐

  想办法治沙改良土地

 [1] [2] [下一页]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