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http://shandong.sinaimg.cn/2016/0219/U10388P1333DT20160219093905.jpg)
大众网东营2月19日讯(记者 王青青)近年来,伴随着东营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市民在享受由此带来的居住环境改善的巨大实惠的同时,也开始面临着小区“建筑小病”的困扰,如外墙漆脱落,楼顶、窗户漏水,水、电、暖、讯等管线年久失修、老化等问题。如何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今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们也从资金和技术等方面提出了自己建议。
政协委员延智在自己的提案《关于提升百姓公共服务体系着力点的建议》中就着重分析了这一问题。他认为这些问题看似不大但却实实在在的给居民的生活带来了不便,而解决起来也通常是费时费力。维修费用如何分配承担、谁来施工修缮、修缮后期质量如何保障等问题都成为解决这一困难的关键问题。
延智在提案中提到,近几年政府也列支经费集中采购修缮,但在集中采购过程中也出现了采购施工单位实力的不确定性、建筑后市场服务出现真空等由此导致的服务时效及质量存在问题并难以追查和保障的困扰。“解决这个问题,从技术角度而言,应该鼓励传统行业升级,标准化、专业化的服务应成为主流,运用互联网思维整合市场,尝试政府购买服务的政企合作新模式。”延智说。由此他提出了以下几点具体的建议:相关部门着手引导有实力、信誉好的建筑业单位,将技术工人职业化,引导年轻人转变就业观念,做好后续培养,加入到为今后技术工人断层的储备库中去;有效整合发挥互联网、物联网现代信息化工具的作用,将建筑后市场服务流程体系打造完整,以政府参与、政策引导、第三方企业经营、政府监管的模式运作,真正安全、有效、便捷、透明的惠及民生。
针对包括小区“建筑小病”在内的长期积累下来的社区小事、急事等,有政协委员建议设立社区专项服务经费。他在提案《建议设立社区专项服务经费》建议由市财政局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解决此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