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26日讯 (记者 李欣 通讯员 许加元)年关奖至,随着公安机关防范诈骗宣传力度的加强,银行也不断对储户的资金安全发出风险提示,使得通过柜台转账的诈骗方式成功率急剧下降。为此,一些不法分子开始研究新的资金转汇方式,而诈骗目标还是老年人,12月24日,基地分局接到某银行报警,称有一位六旬老人执意要将15万元的存折绑定一张借记卡,并开通网上银行功能,存在被骗的可能。
接到报警后,滨海公安局基地分局科通派出所民警立即赶到现场。经了解,王大爷今年65岁,是一位高中退休老师,平时独自居住,子女均在外地上班。据民警了解得知,当天,王老师在家接到一个陌生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称其有一个邮政快件有问题,和王老师确认了相关的身份信息后,留下了一个电话,让王老师自己联系。
王老师以为是子女从外地给自己寄过来的东西,于是马上拨通了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刑事侦查大队”办案民警,称王老师的邮政快件与一起刑事案件有关,并且王老师在外地的一张邮政储蓄卡透支了3万多元。王老师对透支一事毫不知情,对所谓的“刑事案件”也是将信将疑。这时,对方给王老师家的传真机发来了一张《刑事逮捕冻结管制令》,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王老师的个人信息。至此,王老师完全相信了对方所说的一切。接着,对方又说:为了配合案件调查,王老师必须马上将自己的存款账户开通网银功能,以便公安机关核对存取款明细,并且嘱咐王老师不准告诉任何人,否则将以“泄密罪”判刑三年。
王老师心急如焚,赶紧到银行柜台开通网银。工作人员询问其开通网银的用途时,王老师的回答含含糊糊,似有很多顾虑。值班经理觉得事有蹊跷,立即拨打了110。经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反复劝导,王老师终于明白了对方是骗子,不再坚持开通网银功能,从而避免了巨额经济损失。
在此,滨海警方再次提醒广大市民,面对不法分子花样百出的骗术,只要坚守一条原则——绝不向陌生人(单位)提供的所谓“安全账户”、“调查账户”、“指定账户”汇款或转账,就能够避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