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1月19日讯 王超是东营宾馆驻利津县明集乡赵家村的“第一书记”,在驻村的短短两年多时间内,王超推动村里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配套基础设施,发展蔬菜大棚和养殖业,还给村民入上了棉花政策性保险。如今,赵家村的人均增收近万元,村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村里的老书记李爱云说,从小卖部的改变就能看出村民生活的变化,“村民买的东西越来越多,小卖部的年收入翻番,经营种类也从原来的烟酒糖茶扩展到五金建材和生活用品。”
建设园区配套基础设施
对水电路、沟渠闸进行配套和升级改造
2012年春节后,赵家村在当时的村支书孙光美的带领下,村里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先期规划840亩农业产业园区,包括380亩大棚蔬菜种植区和460亩水产养殖区。三个月后,蔬菜大棚与水产养殖区施工完成。正在这时,东营市接待处、东营宾馆与赵家村结成帮扶对子,派一名正科级干部驻村任“第一书记”,这位驻村的干部就是王超。
“第一书记”入村后,市接待处、东营宾馆领导班子高度重视,集体到赵家村调研,现场办公。王超也走街入户,了解村民诉求。深入调研后,领导班子、市直下派工作一队和村党支部共同分析研究,确定了对赵家村帮扶的基本思路——建立完整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提档升级,形成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并带动村民解放思想、大胆尝试、主动致富。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是一种早已被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建立这种生产经营模式,关键是得有一个核心发起者、组织者。王超和支部书记相互配合,承担起了这个职责。在公司、合作社方面,支持成立了东营凯润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大力扶持利津东方红蔬菜专业合作社发展,具体负责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加工和统一销售,为农户解决后顾之忧。
在帮扶之初,赵家村是名副其实的“空壳村”,园区建起来了,但配套基础设施却没建起来。
市接待处、东营宾馆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先后投资5万元建成扬水站1座、铺设供水管线1320米;投资25万元建成160KV变电站1座、铺设电缆400米、埋设10KV线杆25根、架设线路1500米;投资10万元建成占地10亩的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1处;投资40万元对产业园区的水电路、沟渠闸等进行了全面配套和升级改造;协调10万元,解决产业园区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实际困难。在农户方面,“第一书记”与村党支部发动村民积极参与,到目前已形成80个蔬菜大棚和13个鱼塘的生产规模。
给村民办棉花政策性保险
两年挽回损失近30万元
赵家村大部分村民家中都种着棉花,棉花最怕涝灾,一旦下大雨或者下冰雹,全村的棉花就遭了秧,但天气又变幻莫测,村民只能暗自祈祷有个好天气。为减少农民损失,王超到村里后为全村村民办理了棉花政策性保险,省市县三级政府对保险费按比例进行补贴,村民每亩地只交纳3.60元。
由于保险意识不强,普遍存在侥幸心理,大部分村民不愿交纳,听天由命。为此,市接待处、东营宾馆连续三年,自筹近20000元,为全村1800多亩棉田交纳保险费。2012、2013年连续两年出现雨涝灾害,棉花受损严重,减产50%以上。因为有了保险,为村民挽回损失近30万元。
2012年夏天的一场台风对赵家村的棉花影响颇大。经王超协调,保险公司来核实减产量后,决定每亩地赔付75元。2013年7月,东营连着下了好几天大雨,“地里的水有60公分,五天了都没排出去,棉花桃子烂了,村里80%的棉花都绝产了。”村里的老书记李爱云说。连续两年出现的雨涝灾害,让棉花受损严重,村民损失很大。王超帮村民入的保险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为村民挽回损失近30万元。
为116名老人
办意外伤害险
王超一直秉持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观念,只要是对群众有利的事情,他就会多做。
“第一书记”王超来赵家村以前,全村有线电视入户率不到10%,很多村民不愿意把钱花在看有线电视上,选择自制天线,但自制天线往往只收两三个电视台,很多农业节目和反映农村文化的节目都无法收看,村民的整体素质无法得到有效提高。
到村后,正值广电部门在农村地区实施有线数字电视“户户通”工程,交一年收视费可免费安装,并赠送相关收视设备,很多村民有些犹豫。
看到这种情况,王超争取到市接待处、东营宾馆的支持,一起筹到1万多元,为全村113户自愿安装的村民交纳了一年收视费,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我们也想多学点知识,科学种田,现在能收到农科频道了,收获很大。”李爱云说。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王超还很关注困难群众,他一直将老人、妇女、儿童等弱势群体放在心上。驻村以来,他为村里116名五十岁以上的老年人办理了意外伤害保险,使他们多了一份保障。
每逢重阳节,王超所在的东营宾馆的领导也会到村给村里八十岁老人送米送面,叮嘱老人子女要孝敬老人,儿童节还会为学龄儿童捐赠书籍和学习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