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岁月峥嵘,寒来暑往,青岛从城市外观、产业经济,到各种配套设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一切非凡变迁,最终都“浓缩”在了这座城市人民的生活场景里。
即日起,半岛都市报推出“我和我的城市”栏目,透过百姓视角,聚焦身边变化,用一幅幅新生活场景,描绘一座城的幸福画卷。而这画卷背后,正是千千万万个你我的共同努力。
近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曲家庄分校秋季学期开课,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村民李霞一口气报了四门课。“我就觉得,在咱家门口,政府给咱提供一个这么好的平台,又不花钱,就得多学点知识,来丰富自己的文化,提高自己的素养。”
随着青岛市积极推进老年教育资源向基层延伸,推动“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建设,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家门就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
9月5日、6日,记者分别来到崂山区中韩街道温哥华社区和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探访办在城市和乡村社区里的老年大学。
9月5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温哥华教学点,教师李玉川为学员上手机摄影课。
赶两小时路程,只为给农村学员上两小时课
6日早上6点,62岁的崂山区老年大学声乐教师苏春鹏就起床了。他要赶在7点前走出家门,从市南区澳门路出发,坐地铁2号线,转乘地铁蓝谷快线,再倒620路公交车。赶两个小时的路程,是为了给崂山区老年大学曲家庄分校的学员上两个小时的声乐课。
上午8点50分,苏春鹏从620路公交车上下来,到了崂山区王哥庄街道曲家庄村,在路旁的早餐摊买了几个包子,边吃边往教室走。上午9点,声乐班开课,50余名学员均为曲家庄村及周边农村村民。
9月6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曲家庄分校,教师苏春鹏在为学员上声乐课。
“每次来曲家庄村上课,我都起得很早,家里人都还没起床,我不吃早饭就离开家。早晨下了公交车,就8点50分了。我就抓紧时间去买了几个包子,吃着包子,就走到了教室。让学员给看见了,他们觉得‘这个老师这么接地气,吃着包子出现在学员面前,’这是一种很幸福的感觉。”苏春鹏说。
平日里,苏春鹏和农民学员打交道很顺畅。“崂山区把老年大学开到农村来,开到农民家门口来,我也很乐意来这里教学。虽然到这里路程远一点,辛苦一点,但是心里很舒服。”
“农村学员更好教。他们都是‘小白’,原来没有学过声乐。就像一张白纸,可以很顺畅地在这张白纸上书写。农村学员听话,也很刻苦,让他们每天早晨练气、开声,学员们都照做。有的学员在干农活的时候还在唱歌。”苏春鹏说。
9月5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温哥华教学点,教师李玉川为学员上手机摄影课。
村里的采茶妇女,一周四天上老年大学
62岁的曲家庄村村民李霞是苏春鹏声乐班的学生,她每周四天,都来上老年大学。“周一古典舞,周二葫芦丝,周三书法,周五声乐。”李霞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她报的四个班。
在村里上老年大学,在以前,李霞想都不敢想。
曲家庄分校所在的曲家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前是一个旧收费站,由于村里缺乏大型活动场所,2020年,通过把旧收费站进行环境提升改造,建成了一个200多平方米的多功能活动室。
曲家庄村党委副书记周淑清介绍,自从村里有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大量的文化娱乐和宣讲活动。在跟村民的日常交流中,村党委发现,跳广场舞和日常的学习,已不能满足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村党委就设想,要像城里人一样,在家门口有一个老年大学,老年人可以有个地方学习。
9月6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曲家庄分校,教师苏春鹏在为学员上声乐课。
在崂山区老年大学的指导下,2022年2月,曲家庄分校成立,目前分校有5个教学班,分别是古典舞班、太极拳班、葫芦丝班、书法班、声乐班,学员200多人,均是来自曲家庄村及仰口管区村民。
曲家庄村很多老年人喜欢唱歌。自打2022年2月曲家庄分校开学,曲家庄村村民、曲家庄分校声乐班班长曲志芳就开始学习声乐。“把老年大学放在农村,给农村老年人带来了很大的乐趣。让喜欢唱歌的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除了上课,日常活动中的声乐表演曲志芳都参与,“每次活动都少不了我,合唱我是领唱。”
农忙时,农村学员还要顾上家里的地。王哥庄街道的主要经济作物是茶叶。报了四个班的李霞,家里却格外忙。李霞家有十余亩茶叶,每年从4月底到9月底,茶地里都有活。农忙时还需要雇人干农活。“有时大家都在茶地里采茶,我说,‘你们在这先干着,我回家有点事’,我就偷跑出来上老年大学的课。”李霞笑呵呵地说着,对老年大学的热爱可见一斑。
9月6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曲家庄分校,教师苏春鹏在为学员上声乐课。
平日里,曲志芳还要照看2岁的孙子,曲志芳每逢上声乐课或有演出活动时,就把孙子交给亲家母照看。曲志芳的农活主要就是照看茶地和采茶,“咱自家的地,自己说了算,上课的时候就不采茶叶了。”
上了声乐课,曲志芳学习了发音技巧,也会识谱了,谈起声乐来头头是道。每次上课,声乐课教师都会给学员布置作业,让他们课下练习唱歌。“做饭的时候,晚上躺炕上,都会唱一唱。”曲志芳说。
每年,曲家庄村都会举办十几场大型文艺演出,曲家庄分校的学员都会参与表演。眼下,李霞学会了跳古典舞、吹葫芦丝以及合唱的技巧,村里举办活动时,李霞上台就可以跳舞,拿起葫芦丝就可以吹,她会吹《月光下的凤尾竹》等多首歌曲。“还让我们这些在家采茶的妇女,都能把书法写得很好。”李霞说。农闲时,村民们组织在一起唱歌、跳舞,丰富自己的文化生活。
上老年大学,李霞觉得收获很多。“首先,收获了好心情。知道今天老年大学有课,早晨起来心情就高兴,乐开花了。对自身的素质也有提高。”
9月6日,崂山区老年大学曲家庄分校,教师苏春鹏在为学员上声乐课。
设分校、建社区教学点……把老年大学搬到“家门口”
9月5日上午,记者来到崂山区中韩街道温哥华社区金光丽园小区党群服务站活动室,崂山区老年大学温哥华教学点的智能手机应用与手机摄影班正在上课。
67岁的社区居民陆华一就是智能手机应用与手机摄影班的学员。“我们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应用,接受能力差。有些问题,我经常请教孩子,孩子忙,也顾不上详细解答。来老年大学学习应用智能手机,很实用。”陆华一之前在舞蹈班和声乐班学习,但由于身体原因,她觉得力不从心,今年秋季学期,她改报上了智能手机应用与手机摄影班。
在社区里上老年大学,陆华一感受到方便。“去崂山区老年大学本部学习,距离有点远。而以往,手机摄影课程,在社区里是没办法学到的。”
“我们爱跳舞,喜欢录视频,喜欢把视频剪辑好,发布出来给大家看,秀舞!”陆华一说,“看着人家制作的那么好的短视频,我就羡慕。现在自己学习手机摄影,在剪辑软件里怎么排布视频,怎么制作背景、封面,水平都有提高。我特别喜欢这门课,学习后能制作出更美的短视频。”
温哥华教学点今年秋季开设的智能手机应用与手机摄影班,是73岁的授课教师李玉川在温哥华社区开设的第三届班了,学制1年。“希望通过1年的学习,让学员掌握基本的摄影、录像的功能,实现视频前期和后期的制作。”李玉川介绍。
“温哥华教学点是2020年9月开始教学的。之前社区老年居民退休后赋闲在家,虽然平日里社区有不少文娱活动,但很多老年人想到老年大学去学习。而青岛市老年大学和崂山区老年大学本部一‘位’难求,居民找到社区,希望能够在家门口上老年大学。”温哥华社区居委会副主任时晓明介绍,经多方合作,崂山区老年大学温哥华教学点2020年得以成立,当年秋季学期开课时,设了4门课程,学员有161人。如今,温哥华教学点的课程已扩至6门,学员有260余人。“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上老年大学,在社区里把养老变成了‘享老’。”
崂山区老年大学工作人员辛斐介绍,为了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有效地缓解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压力,近几年,通过不断地实践和探索,崂山区老年大学逐步建立起来了区级老年大学、街道管区分校、社区教学点三级教育体系。通过政府买单办学,不给社区、管区增添经济负担。在分校和教学点学习的农村居民免费入学,城市社区居民减半收取学费。截至目前,崂山区老年大学在全区5个街道,共开设了分校7所,教学点10个,共61个教学班,服务学员2000余人。
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截至目前,青岛市老年大学及区(市)老年大学合作办学及开设教学点、分校共计60个。让老年人足不出社区,就能够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老年教育资源。
来源:大众·半岛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