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东省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的通知》(鲁政办字〔2016〕143号),滨州等8个目前城区人口50-100万的中等城市,到2020年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邹平县等15个目前城区人口20-50万的Ⅰ型小城市,到2020年培育成为50万人口以上的中等城市;博兴县等15个目前城区人口20万以下的Ⅱ型小城市,到2020年培育成为20万人口以上的Ⅰ型小城市。邹平县韩店镇等30个重点示范镇到2020年镇区人口超过5万人,地方财政收入超过5亿元。
滨州凭何入列山东省大城市试点?如何建成大城市?2020年的滨州有哪些值得市民期待的内容?
2月16日,全省中小城市培育试点和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启动电视会议召开,标志着山东省新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正式起跑。而滨州,正位列此次山东省大城市试点行列。到2020年,滨州等8个城市将培育成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争取到山东省的大城市试点,是滨州发展的一个机遇。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城镇化工作领导小组,大力实施了新型城镇化战略,滨州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城市人口加速集聚。截至2015年,滨州市城区人口已达88.8万,列全省12个中等城市的第3位;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83%,较上年增长2.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6位。滨州市城区的生产、生活、生态功能不断完善,人口的集聚力和承载能力持续提升。
根据山东省试点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滨州市住建局作为牵头部门,将会同相关部门积极编制完善各类规划、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人口市民化、提升城镇管理水平,稳妥地推动滨州由中等城市向大城市发展转变。
期待2020年,滨州位列大城市行列。
2015年滨州市城区人口达88.8万,新型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现阶段入选山东省大城市试点恰逢其时
据悉,开展新的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工作,是省委、省政府推进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突破口。目前我国各级高度重视新型城镇化工作,而发展新型城镇化需要模范和标杆。加强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镇建设,将进一步推动山东省城镇化体系完善和发展,促进人口经济布局更加合理、区域发展更加协调。
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的我省新的中小城市试点名单和特色小镇创建名单,此次省政府共确定了包括我市在内的8个城市为大城市试点;邹平县等15个市(县)为中等城市试点;博兴县等15个市(县)为I型小城市试点;邹平县韩店镇等30个镇为重点示范镇;滨城区三河湖教育小镇、沾化区冯家渔民文化小镇、阳信县水落坡古典家具小镇等60个小镇纳入省级特色小镇创建名单。在试点工作中,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着力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实力雄厚、空间布局合理、设施功能完善、辐射带动能力强、风貌特色突出、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城镇。滨州等8个目前城区人口50—100万的中等城市,到2020年将培育成为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
此次山东省在城区人口50—100万的12个中等城市中,选取了8个城市进行大城市试点。滨州之所以成功入选,的确有自身的优势所在。
近年来,滨州市出台了一系列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措施,全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和质量明显提升,滨州市城镇化增速已连续多年高于全省平均增速。尤其在城市人口增长方面,2015年滨州市城区人口为88.8万人,2010年为70.24万人,共增长18.56万人,增长率26.42%;2015年全省17地市的市城区人口为3130.67万人,2010年为2727.02万人,共增长403.65万人,增长率14.8%。五年间,滨州市城区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省11.62个百分点。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即为大城市,依据2015年《全省市县城区人口规模表》,滨州市城区人口达88.8万,列全省12个中等城市的第3位。而伴随着城区人口的增加,滨州市城区的城市功能也在不断完善,城市建设飞速发展,承载力不断提升。
市中心城区建设是滨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层面,滨州市切实发挥其辐射带动能力,以“四环五海·生态滨州”为框架,按照“东优、西延、南跨、北拓”的规划建设思路,构建大空间、大水面、大绿地的生态特色,不断拓展城市空间,积极推进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城市水系、景观、绿带、路网、管网建设层次。2014年沾化撤县设区,市城区范围又进一步扩大,更有利于滨州市城区在更大范围内整合优化资源,增强城市功能。
截至2015年底,市城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1.14%;人均城市道路面积和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分别达到22平方米和18.87平方米,城市供水、燃气普及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打造了秦皇河公园、市文化中心等一批重点项目。2016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6.83%,较上年增长2.21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增幅0.2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6位。滨州市城区的城市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在不断完善的同时,更为聚集人气、发展产业、扩大投资搭建了载体。
由此看来,滨州入选山东省大城市试点恰逢其时,不仅与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将为滨州今后的发展添油助力。
突出强化产业支撑等六项重点工作,避免人口聚集制约城镇化质量提升等问题,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依据2014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城市规模按照人口规模划分为5类7档。其中,城区人口50万以上100万以下的城市为中等城市,城区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
从划分标准上来看,大城市的界定非常简单,即以城区人口的数量为标准。然而,滨州要在2020年真正迈入大城市的行列,要做的绝不是“增加城区人口”这么简单。
大量的人口迁入城市,将面临着就业、居住、子女入学、社保等一系列的需求。一旦城市的发展和管理滞后于人口的增长,就会引发一系列的矛盾,出现环境污染、交通拥堵、资源短缺、就业困难等“城市病”,人口的聚集反而会制约城镇化质量的提升。迁入城市的人口身份如果不能相应地成为市民,实现不了“市民化”,则不能与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待遇。
如何吸引城区人口的聚集?如何使人口集聚与城市的发展和规模相适应?如何做好人口市民化工作?列入山东省大城市试点后,对于这些问题,滨州已经进行了通盘考虑,对于接下来的发展路径和工作重点,滨州也作出了慎重应答。
据悉,作为此次山东省大城市试点城市,滨州市将根据山东省试点方案提出的任务要求,重点实施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推进人口市民化、编制完善各类规划、提升城镇管理水平六方面的工作,稳妥地迈入大城市行列。
在强化产业支撑方面,滨州市将根据自身的优势,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城融合。产业的发展,将吸引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带动农村人口居住地点向城镇迁移,为城镇发展和城镇居民数量的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从城市发展史上看,18世纪中期,正是工业革命带来了世界城镇居民数量的猛增。以曼彻斯特为例,1750年时他还是一个仅有1.5万人的小镇,到1801年时已经发展成为7万人的城市,到1861年成为一个50万人的大都市。具体到滨州市,邹平、博兴这些有大企业、产业发展好的县,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相对完善,吸引了更多的人口聚集,城镇化水平也更高。
城市基础设施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为城市化进程提供物质保障。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方面,滨州市将大力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增强城市承载力和吸引力。在具体的工作中,将大力实施交通疏堵工程,完善城市路网结构,拓展支路网,加强道路“微循环”;加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恢复城市自然生态,开展生态园林城市和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推进海绵城市、智慧城市、“气化滨州”等建设及污水垃圾治理。
在健全公共服务设施方面,滨州市将积极完善城市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2017年底解决城镇普通中小学大班额问题,改善医疗卫生设施,实施人口健康信息化工程;完善就业创业体系,推行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注重保障性住房建设,特别是加快全市棚户区改造步伐,逐步实现住房保障制度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
在推进人口市民化方面,滨州市将推进外来务工人员市民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保障进城落户农业转移人口原有农村权益,到2020年全市实现25万外来务工人员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城边村人口市民化,到2020年实现25.4万城中村和城边村原有居民市民化;扎实推进农村地区居民就地就近市民化,到2020年全市实现10万农村地区就地转移就业人口市民化。
除此之外,在规划方面,滨州市将尽快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统筹做好综合交通、城市抗震防灾、应急避难等专项规划,明确近五年的重点发展区域、重大建设项目和年度实施计划,推进控制性详细规划全覆盖;加强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主体功能区规划等的衔接,推进“多规合一”;建立健全城市设计体系,将城市设计理念和方法融入各层次城市规划。在管理方面,以严厉打击违法建设为总抓手,严格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注重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推进“数字城管”系统建设,改革城市管理体制,建立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的城市管理体制。
实现城镇体系更加完善、风貌特色更加突出、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到2020年城区人口100万以上
根据《山东省设立新的中小城市试点方案》,省政府对此次试点地区将在用地支持、资金扶持、融资创新、产业扶持、简政放权和人才支撑六方面给予支持。
其中,在用地方面,省里每年会安排一定数量新增建设用地指标给予奖励;资金方面,省级统筹城镇化建设等资金将积极支持新生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建设;金融方面,将鼓励省级城镇化投资引导基金参股基金加大对试点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等;产业方面,将建立省级产业转移引导奖励机制,支持国家和省重点项目布局、大城市产业转移向试点城镇倾斜,并将符合条件的重大建设工程优先列为省级重点项目,利用外资项目优先在各类招商活动中进行重点推介。
在简政放权方面,将开辟“绿色通道”,精简审批事项,提升政府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和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等项目的相关政策适当向试点城市倾斜,推进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向新生中小城市和重点示范镇延伸;人才方面,安排省、市、县三级有关部门专业人才到试点城镇任职、挂职和交流互派锻炼,加大对试点城镇领导干部培训力度,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此次滨州入选山东省大城市试点,可谓是搭上了发展的“头班车”,将对滨州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积极的促进作用。2020年,迈入大城市行列的滨州,将呈现怎样的发展面貌?
据介绍,到2020年,滨州市将力争实现城镇体系更加完善、风貌特色更加突出、综合承载力显著增强的目标,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具体来说,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计划到2020年,滨州市实现城区人口100万以上;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GDP年均增长7.5%左右;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幸福,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7.6%左右;城镇功能明显增强,各类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更加健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实现35万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25.4万城中村、城边村完全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和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60%、50%以上;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的政府履行职责约束性任务目标,水和大气质量持续提升。(孟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