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滨州>新闻>民生>正文

滨州北海经济开发区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来源:滨州网2017年1月4日 11:18【评论0条】字号:T|T

  “截止到2016年12月7日,我区的163户贫困户、392名贫困人员,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区定脱贫线3600元的标准(省定脱贫线3402元)全部脱贫。”北海经济开发区扶贫办公室主任信长喜说。

  北海经济开发区深入贯彻中央、省、市精神,自我加压,制定了到2016年底贫困群众全部脱贫、在全市率先完成脱贫工作任务目标。经过认真梳理,明确了扶持谁、谁扶持、怎么扶、如何退?大力实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基础设施扶贫、项目扶贫等措施,通过精准识别、精准目标、精准施策、精准脱贫,使脱贫工作事半功倍,全面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

  精准识别,解决“扶持谁”的问题

  “如今我和丈夫都通过就业扶贫招聘会找到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实现了脱贫。”马山子镇北 瞿阝 村贫困户崔淑兰说。崔淑兰的公公患脑血栓仅能生活自理,不能干重活;婆婆帮她照顾年幼的儿子,小女儿上幼儿园,大女儿因生病住院花了14万多元,欠了10余万元的外债,家庭生活非常困难,被确定为贫困户。

  北海经济开发区把“一个都不能少,一户都不能落”作为硬任务、硬指标,按照“村为单位、实事求是、精准识别、动态管理”的原则,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人”,规范程序筛选确定精准扶贫家庭和人员。首先由个人提出申请,村级通过民主议政日活动和村民代表会议集体商议,进行初步确认后公开公示。公示无异议后,村级审核上报。区镇组成“挂包帮“工作组,根据全市“大调研大走访”要求,入户审查进行再识别、再认定,对贫困户细致排查、精准测算其收入,最终确定贫困户共163户392人,贫困村3个。

  精准目标,解决“谁扶持”的问题

  “帮扶单位农林水牧局协调资金10万元,为我们村安装了15千瓦的光伏发电板,并网后可直接进入国家电网进行销售,25年内每年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2万多元。”胡道口村党支部书记胡风顺说。

  马山子镇辛庄村贫困户高云兰的丈夫已经去世多年,留下三个孩子,二女儿智障,另外两个孩子都在上学,婆婆双目失明,公公年老多病,仅靠高云兰卖爆米花维持生活。帮扶单位油区办了解情况后,出资为高云兰购买了多功能移动餐车经营小吃生意,解决了高云兰全家的日常开支问题。

  北海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任组长的全区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直抓、班子成员共管、各部门一把手主动领责”的工作责任体系。区直各部门与镇村干部共同成立了“挂包帮”工作组,发挥部门职能和行业资源做好工作,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区扶贫办建立了精准扶贫QQ群,深入交流、及时反映工作动态和成效,同时探讨问题,总结典型经验。

  “同等条件下,我们优先录用贫困人员,让他们有份稳定的收入,解决他们的生活难题。” 山东北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工程总指挥徐恩云说。全区12家企业,为贫困人员提供就业岗位160多个,实现贫困户就业92人。该区建立企业扶贫长效机制,通过开展“一对一”、“一对多”的村企结对扶贫方式,让更多的非公企业在北海精准扶贫工作中持续发挥作用。

  该区17家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投入资金14.2万余元为贫困户解决生产资料、生活用品等需求。

  精准施策,解决“怎么扶”的问题

  “我们按照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就业服务平台积极与企业对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可在绿化、保洁、保安等公益性岗位就业,使失业的贫困户随时再就业,随时有活干,保证他们一年四季不失业;没有劳动能力的,通过各种补贴、保险、低保兜底以及光伏脱贫等,实现巩固脱贫成果。”该区扶贫办副主任范立洪说。

  按照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北海经济开发区创新扶贫模式,大力实施就业扶贫、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社会保障兜底扶贫、基础设施扶贫、项目扶贫等措施。该区设立扶贫就业服务平台,并为每个贫困户发放了《精准扶贫就业联系卡》,保证“一卡在手,就业不愁”,并结合城乡环卫一体化、新农村建设等工作,引导企业增加公益性岗位,优先招聘贫困人口担任本村或镇驻地的环卫清洁工、护林员等。该区还加大了产业扶贫力度,对那些有一定种养殖技术和经验的贫困户,积极引导他们发展高效设施农业和现代渔业。该区下泊头养殖示范区项目,首期利润24000元全部用于贫困户脱贫;胡道口村和高井村1800亩农田节水灌溉改造项目,免除贫困户农田灌溉费用,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高家、沙头、胡道口三个贫困村,紧密结合农业产业布局,按照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定位,依照“光伏农业”、“光伏渔业”等产业规划,各有侧重地进行产业安排,形成科学合理的连片整体开发规划。目前该区实施的屋顶分布式光伏扶贫项目,投资611万元,为全区163户贫困户,每户安装5KW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可保证每个贫困户至少五年每年有固定收入3500元。

  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是贫困人口中的一大群体,农村保障水平偏低则是一个重要原因。为此,该区对无劳动能力的人员,分类施策,进行社会兜底帮扶,将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至每人每月135元,不断提高低保水平,实现在全市标准最高。同时,实施健康扶贫。在新农合、大病保险上,对低保对象、特困供养人员给予政策倾斜、救助补贴,有效减轻困难群众的就医负担。抓好残疾人帮扶、爱心慈善捐款、特困家庭救助、孤困儿童救助等政策落实。同时,不断完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重点实施“全面改薄”工程、全面解决“大班额”问题。

  精准脱贫,解决“如何退”的问题

  “我们要让每名贫困群众都有一套稳定住房、有一份稳定收入、有一系列稳定社会保障,使贫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奔小康,充分共享北海开发建设带来的成果。”信长喜说。该区贫困户退出以户为单位,以农户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区定脱贫线3600元(省定脱贫线3402元)为标准,严格按照退出贫困户确认、召开村民代表民主评议会议,村级公示无异、第三方评估、镇公示、公告等程序,确保了每个贫困户精准退出。

  为确保每名群众都有一套稳定住房,该区加快棚户区改造任务,北瞿阝社区、付台子社区全面开工建设,促进在城镇有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农村贫困群众实现市民化。同时,该区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加快危桥改造,确保群众出行安全。

  该区积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吸纳贫困人口就业。依托青岛昌盛日电光伏渔业基地项目,探索建立光伏渔业扶贫合作社,设立专项帮扶资金,吸纳贫困群众参与光伏渔业产业,享有光伏发电“卖电”和渔业养殖双重收益。规划建设了总投资2亿元的华盛太阳能农庄项目,以光伏设施大棚为载体,实现园区清洁能源利用、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农业创客、精准扶贫、循环农业一二三产联动发展的“四位一体”新型农业产业综合体。项目建成后,将带动当地就业300人,实现人均收入翻倍。该区不断优化丰富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内容,将魏桥、创新、滨州港、大数据产业园等区内企业用工信息全部纳入就业服务平台信息库,并建立贫困人口免费培训机制,使具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转变为具有一技之长的产业工人。同时,该区将建设北海人民医院、北海中学、黄河故道湿地公园、市民文化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提高群众幸福指数。(王青 王树成 张秀华)

精彩推荐更多>>

发表评论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