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下午3点,记者走进薛城区邹坞镇西邹坞村,一位老人骑着一辆略显破旧的脚蹬三轮车缓缓驶来。他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慈祥的面容让人不由得产生亲近感。他穿着一件很旧但干净整洁的衬衣,当记者问起时,老人呵呵一笑说,这件衣服已穿了15年。他就是邹坞镇89岁的离休老人王祥九。

  就是这样一位老人,自己的生活俭朴到了接近苛刻的程度,却二十年如一日,捐资助学17万余元。

  出生于1931年的王祥九,1949年在本地九区当助征员,1951年从事教育工作,1957年被错划成右派,1979年得到平反,200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王祥九看到社会上那些失去父母的孩子,生活无依无靠,亟需关怀和帮助时,便萌发了资助困难学生的念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离退休老干部的工资也不断提高,王祥九的生活也有了很大的改善,手头上也慢慢有了结余,这更坚定了他资助困难学生的信念。

  为让捐助有的放矢,找到切实需要帮助的对象,王祥九开始寻找家庭上经济困难、生活中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亲自入户,查看家庭经济情况,通过交谈,了解致贫原因,最终确定帮扶对象。1999年,王祥九开始对困难学生进行帮扶。第一个资助的是本村的13岁女孩王岩。王岩父亲去世,母亲改嫁,与80多岁的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考上邹坞五中交不上学杂费。王祥九听说后来到王岩家里,掏出200元,帮她交上学杂费。其后3年,共资助2000多元,直至王岩初中毕业后参加工作。

  紧接着,王祥九开始资助本村的16岁女孩王楠。王楠父母是垎塔埠陶瓷厂的下岗工人,家庭无经济收入,生活十分困难。2003年,学习成绩优异的王楠考入了湖南师范大学,上万元的学费愁倒了一家人。王祥九听说后,送去6000元,让她及时入学,随后又寄去数千元,让王楠安心就读。以后的每个学期,王祥九都要准备3000元,亲自交到王楠手中。现在,已毕业的王楠留校参加了工作。

  “感谢有您,有了您的相助,我才得以完成求学之路,才能走向更广阔的人生。您无私助人的精神,值得我们称赞,也让我们铭记。源于您的影响,我们也力求在生活中为需要的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段话,摘自王祥九捐助的学生孙丽写给他的信。2009年,邹坞镇庄头村的孙丽考取淄博理工大学,家里同时有三个学生上学,家庭经济无力承担。王祥九就每学期拿出3000元资助孙丽,直到她完成学业走上工作岗位。

  2018年5月的一天,一辆轿车停在了王祥九的家门口,这是来接老人去出席婚礼仪式的。这一天,王祥九作为这一家最尊贵的客人被邀请到了婚礼现场,邀请的人是邹坞镇北安阳村的新娘李玲恩。原来,2012年,李玲恩考取了泰山学院英语系,面对万余元的学费,家庭贫困的她一筹莫展。王祥九知道情况后,第二天就送去了3000元,并一直资助她到毕业。在他的帮助下,李玲恩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在一家教育机构做老师。结婚的大喜日子,李玲恩当然忘不了王祥九,这才出现了结婚当日盛邀嘉宾的佳话。

  目前,王祥九正在资助的学生还有两名,一个是在济南大学就读的鲁正,一个是在河北财经学院就读的陈姣。对于这两名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王祥九每人每学期给予3000元的资助。老人表示,他会一直资助他们,直到毕业。

  二十年来,老人的善举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可,他先后被省、市、区授予“优秀共产党员”、“模范老人”、“道德模范”、“山东好人”等称号。面对荣誉,王祥九很淡然,他说:“夕阳无限好,感谢党领导,人民是父母,永远忘不了!”

  (枣庄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