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群山怀抱,中心明镜映天,桥西村村民守着美丽的五阳湖却没有很好的致富路。这其中,既有村民们守旧、不开阔的思路制约,也有缺乏好项目、好方向的客观局限。但是,“第一书记”来了,他为桥西村基层组织建设带来了新方法、新思路,他为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新愿景、新期待,他就是淄博市委组织部派驻的“第一书记”许邦友。

  在赴任期间,许邦友积极调动党员参与村内事务的积极性,踏踏实实俯下身子,给桥西村找项目、给老百姓办实事。在村里,记者问起村民们对于“第一书记”的印象,他们都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桥西村幸福院建立,村民们的幸福指数更高了,老人们高兴地和许邦友(右一)聊天。 资料照片

  指导班子调整思路

  6月底的天气十分炎热,“第一书记”许邦友吃完饭就在村里转转,他的任期快结束了,但他还是常看看村里各项工程的进度。“从赴任‘第一书记’开始,我就在思考如何让桥西村进入良性循环,不能我不在这干了,村民又回到过去的状态。”许邦友对记者说。

  “刚赴任就考虑卸任后”,这样的工作思路初听有些新奇,但针对桥西村这个人均耕地0.6亩、150多户贫困户的“软弱涣散村”,做好引路人、扶好村“两委”班子确实是实现桥西村长久发展的好思路。

  石马镇桥西村位于博山五阳湖湿地公园北边。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桥西村守着这样一个美丽的自然景观,村里却没有什么像样的收入。村子穷,村民们没有奔头,村委的积极性也不高——“两委”班子一直不稳定,村书记、主任一届一换。村“两委”的积极性差了,换届时向村民做出承诺、但一直无力推进的项目更是无法兑现。

  “连个像样的办公地点也没有,甚至村委办公地点也是一届一换。”许邦友回忆起初到村里的情况,“村委办公室那个时候几乎是危房,一下雨就不停地漏雨,村南边的路根本不通,村民守着五阳湖却无法欣赏美景。甚至村里的党员开会,都要借用企业的场所。”许邦友说。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邦友开始了“第一书记”的工作。一上任,他就抓好队伍建设,奠定帮扶基础。

  “‘第一书记’驻村帮扶,最根本、最有意义、最可持续的工作是抓班子带队伍,只有采取有效措施把村‘两委’班子建设好了,把党员队伍凝聚起来,这个村子才能长期向好发展,驻村帮扶才能取得最大的效益。”许邦友对记者说。

  许邦友从建立健全工作制度、形成规范的工作秩序入手,以村“两委”班子带头,养成公平公正的工作风气、良好的村风民风。一开始,村“两委”班子不太理解:我们是在村里,为什么要用机关的规范来要求?时间长了,“第一书记”许邦友会耐心给他们解释:“我们是最基层的党员干部,直接面对群众,一言一行代表着党和政府的形象,不能给群众留下办事拖沓的印象。”

  就这样,从点点滴滴入手,许邦友从村“两委”班子入手,逐步调动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在他的带领下,村“两委”班子建立健全了党支部及村委会各项工作制度,明确每名“两委”成员的工作职责,不断规范村“两委”工作纪律和工作程序,逐步引导村“两委”工作走向正规。

  2017年底,上届村“两委”成员绝大部分在换届中顺利连任,并成功实现书记主任一人兼。换届之后,许邦友进一步加强了班子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建立健全了村“两委”值班、考勤等工作制度,明确村“两委”成员工作日上午坐班与轮流值班相结合,保证了“两委”成员的工作精力投入。

  在此基础上,许邦友积极协调村党总支成立了村党员先锋突击队,定期组织开展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日常活动,定期组织党员外出参观学习,年终组织开展奖励先进党员、帮助困难党员活动,很好调动了党员的积极性。2018年,桥西村党总支被博山区委组织部表彰为“干事创业好班子”,在石马镇综合工作考核中桥西村荣获一等奖。

  “在日常工作中,注意隐身幕后,无论大事小事都是与村‘两委’一起研究、一起推进开展,协调调动每一名‘两委’成员的积极性,引导村‘两委’按规范的程序履职尽责,形成书记主任负总责、‘两委’成员各司其职、分工不分家的良好工作局面。”许邦友这样总结自己的工作模式。

△整修前的道路。 资料照片△整修前的道路。 资料照片
△许邦友介绍新修好的道路。    记者 刘文思 摄△许邦友介绍新修好的道路。    记者 刘文思 摄

  厘清矛盾 差异化帮扶

  桥西村有150余户贫困户,村民对于贫困户的认定等问题存在很大的意见和分歧。在通过对村里问题的认真梳理后,许邦友看到,由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存在识别不精准现象,村民互相攀比,给扶贫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和很多不必要的工作量,已经成为影响桥西村村民团结的重要因素之一。对此,他立足实际,实事求是地扶贫。在全面入户了解、广泛征求意见基础上,许邦友多次建议、协调村“两委”逐步解决脱贫问题。现有的贫困户认定已无法更改,许邦友将工作的重点放在组织精准识别上,通过召开村“两委”会、村民代表会等相关程序,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59户、101人作为不精准对象进行公示、备案,并逐户发放告知书,不再作为帮扶对象。同时,村“两委”对剩余的92户进行进一步的分类,确定其中57户为一般帮扶对象、35户为重点帮扶对象,为精准扶贫打下了基础。

  有了精准识别结果,实现差异化帮扶就有了准确的依据,尤其在对扶贫项目收益分配方面实行差异化分配。针对原来办理过程不规范、村民意见比较大的问题,许邦友协调建立了严格规范、公开公正的低保申办流程,严格按照程序,先后为15户困难户办理低保,其中9户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为9户原低保户提高了低保标准,为3户低保户增加了享受低保政策家庭成员。在个别救助帮扶方面,先后协调派驻单位及通过其他渠道,争取10余万元的现金及帮扶物资,分批分期发放给生活特别困难的贫困户。协调村“两委”组织村民为其中一户因大病致贫的贫困户募捐6万余元,及时为村民争取大病救助帮扶,使需要帮扶的村民都得到了帮扶,圆满完成了阶段性脱贫帮扶任务,也为今后的扶贫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过去,村委办公地点破旧不堪,村民也没有娱乐休闲的场所。许邦友积极协调资金,利用原村办企业旧厂房,协调投入60余万元,新建设了建筑面积600余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具备包括村卫生室在内的所有村级服务功能。在派驻单位的大力支持下,2018年12月,桥西村幸福院建立,娱乐活动室、书画阅览室、餐厅、厨房、助浴室、休息室等各种功能室为桥西村的贫困、孤寡、残疾等老人提供了与城市居民一样的休闲娱乐、助餐、助浴场所。

  打通五阳湖的幸福路

  记者看到,许邦友的办公电脑桌面是一张桥西村的设计图。在许邦友看来,没有利用好五阳湖核心区优势发展自己的产业,一直是桥西村的历史遗憾。

  许邦友为桥西村未来的发展积极谋划。在派驻单位的协调下,邀请专业设计团队,综合考虑五阳湖休闲旅游发展和桥西村产业发展需求,绘制了桥西村发展规划,理清了发展思路。在派驻单位的支持下,他协调投资100万元对村内的增产湾进行了改造修缮,命名桥西湖,并对西湖路进行了亮化和绿化,形成了一条五阳湖周边比较有名的景观大道。2019年,进一步对未硬化的村内道路全部硬化,对村内的亮化设备进行了升级改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正在设计建设桥西村旅游接待中心,建成后将成为吸引游客进入桥西村的桥头堡,带动全村的餐饮服务、民宿经营、特色农产品加工销售以及各方面的旅游配套产业发展,逐步实现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旅游地吃旅游,最终实现乡村振兴。

  “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提高村民家庭收入,创造属于桥西村自己的金山银山。”谈到今后的发展,许邦友对桥西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鲁中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