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同城|美食|旅游|汽车|城市|教育|健康|读图| @新浪山东|惠购

|邮箱|注册

新浪山东> 资讯 >山东资讯>正文

山东搭建十艺节平台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现生机

A-A+2013年6月16日07:51齐鲁网评论

  齐鲁网6月15日讯(山东广播电视台记者:左宪南 张杨) 据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报道,中国目前有300多个地方戏曲剧种,现在平均一年消失一个剧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刻不容缓。山东搭建十艺节平台,让非遗重现生机。

  这两天,泰安市艺术馆的演员们正在排练十艺节地方戏展演剧目。他们排练的是山东梆子《让座》,为让表演尽善尽美,大家改了十几次剧本,并进行改良、加工,唱腔、表演既生动又容易让观众接受。

  山东梆子至今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唱腔优美。上世纪九十年代,山东梆子几近消亡。十艺节的召开给山东梆子带来新生机,9月份将在威海演出几十场。和山东梆子一样,吕剧、茂腔、山东大鼓、山东琴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登上十艺节舞台。

  让非遗重新走进群众生活,让更多的人认识它、接受它,非物质文化遗产才能永葆青春。不少非遗手工业更是把死本本变成活技艺,创造出市场价值。临沭县青云镇柳农刘维艳告诉记者,她们一家几代都是以柳编为生,现在通过柳编种植加工专业合作社,柳编产品可以直接销售到工艺品进出口公司。

  目前,山东以非遗为依托的企业和经营业户共有35630多个,从业人员达一百万人。像柳编、木版年画、剪纸、雕刻葫芦等非遗项目产品远销世界几十个国家,年营业收入157亿元。

保存|打印|关闭

新浪首页|新浪山东|资讯|城市|汽车|美食|时尚|旅游|同城|微导航

新浪简介|新浪山东简介|广告服务|联系我们|客户服务|诚聘英才|网站律师|通行证注册|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版权所有

分享到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