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临淄6月15日讯 公路晒粮影响交通、造成粮食污染,诸多问题由来已久。6月15日11:00至14:00,在临淄区朱台镇境内的古侯路上,由于村民在路上晾晒小麦,加之这条路大货车特别多,一时引发堵车。几名61路公交车的乘客苦等2个小时,最终只好选择打的离开。
如何解决晒粮问题,很多人一直在思考。当天,记者走访了临淄一家颇具规模的粮食烘干企业,发现这里设备利用率很低。一方面是机械烘干启动成本高,企业不乐意做农民的零散生意;另一方面是面对机械烘干带来的成本增加,多数村民表现得并不积极。
见闻 马路晒粮致堵车三小时
15日15:00许,记者赶到古侯路临淄区朱台镇南坞村路段时,虽然拥堵状况已经消失,但车辆行驶速度依然缓慢。记者注意到,这条并不宽阔的公路上,有的路段只剩一半路面供车辆通行,有的路段整个路面上全晾晒着小麦。有的路段,村民把垃圾桶放在路中间,让来往的车辆只能从麦秸上轧过。“我当时由东向西经过这里,大车特别多,堵得死死的。”一名当时被堵在这里的市民告诉记者,由于大车体型庞大,经常轧到小麦,有的村民不愿意,导致车辆越堵越多,最终形成了约2公里的拥堵带。一辆辛店至索镇的61路公交车也被堵在路上,在等了约2小时后,司机打电话叫来一辆出租车,让仅有的几名乘客下车步行了一段路,打的离开现场。
据了解,古侯路东段是张店钢铁总厂新区的北门,每天都有不少大型车辆进出,加之连接临淄、桓台的寿济路正在修路,交通压力明显增加。“平时一天走5个来回,现在有时一天只能走2个来回。”一名经常走这条路的大货车司机无奈地说。
危害 沥青路遇高温污染粮食
随后,记者又来到张店区沣水镇、桓台县果里镇等地了解了小麦晾晒的情况。与往年情况类似,公路晒粮现象依然十分普遍,有相当一部分的县道、村道被晒粮大军占据。
在临淄区朱台镇通往桓台县果里镇的乡间公路上,到处都能见到晾晒着的小麦,车辆只能从小麦上轧过去,行驶速度十分缓慢。不到5公里的路,记者开车走了近1小时。“过去地多,每个村都有打麦场,现在地少,没有打麦场,只能在公路上晒粮食。”桓台县果里镇一村民坦言,公路上晒粮食虽省事,但坏处不少,“安全是一方面,还影响车辆通行,最大的问题是小麦会受污染。”
山东农业大学的农技专家表示,在炎热的夏季,柏油马路表面高达60℃,沥青中的有害物质会挥发出来,从而影响小麦的品质,车辆尾气中的铅、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窘境 600万烘干设备接一单活
解决晒粮问题,机械化烘干被认为是大势所趋。就在2011年,临淄区一企业一次性购入了8台粮食烘干设备,加上配套设备,总共花费近600万元,一度被称为江北最大的粮食烘干中心。
6月15日下午,记者找到该企业,却发现烘干车间里十分冷清。该企业负责人坦言,烘干设备利用率较低,大约每年只开机一周时间,“设备运行成本很高,我们只能给大户提供服务,零散的业务没法接。”该负责人介绍,他们企业主要的业务是生产、加工粮种,当时购入这些烘干设备的主要目的也是满足企业内部烘干粮种所需,而非对外提供粮食烘干服务。
据悉,这套烘干设备由电力驱动、柴油提供热量,每台烘干机一次性烘干16.5吨粮食,不考虑折旧、人工等成本,每斤粮食烘干成本约为0.06元。“8台设备共用一套配套设备,有一台烘干机开机,所有配套设备都要开机。为了节省成本,粮食必须装满所有烘干机才能开机。”上述负责人坦言,购入设备后,头两年只是用来烘干粮种,今年头一次尝试烘干粮食,按每斤0.1元收烘干费,目前只接了一单20多万斤的小麦烘干业务。
破题 农业合作社降低烘干成本
如此看来,要利用烘干设备解决公路晒粮的问题,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农民合伙租用烘干设备了。然而,采访中记者发现,多数农民对此并不感兴趣,因为除了烘干费以外,他们还要支付往返烘干中心的运费、人工费,烘干前后粮食的收集、分装、称重也将增加不少时间和人工成本,相比之下,公路晒粮不但成本低,而且更省事。
问题并非无解,在桓台、临淄部分村庄,不少村民被吸收进入农业合作社,粮食的种植、收割、销售都统一进行,上述企业接手的唯一一单烘干业务就来自类似的合作社。(全媒体记者 韩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