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东明县竹林新村,家家户户都是外观样式统一的两层小楼。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高广超 摄

  初冬时节,行走千里黄河滩区,沃野千里。

  菏泽市东明县是黄河流入山东的第一个县,多年来,12万滩区群众饱受黄河水患之苦。而今,当地采取就近就地淤筑大型防洪村台安置的方式,让群众住上舒适安全的“别墅”,圆了“安居梦”。 

  盖房“心酸史”

  冬日的寒风,肆无忌惮地穿行于黄河滩区。2019年12月17日,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一行走在菏泽市东明县长兴集乡找营村,家家户户房台高筑,高的四五米,矮的三米多,高高低低的房台像一座座“孤岛”,成为滩区老村独有的景观。

  72岁的刘进涛,祖祖辈辈都生活在找营村,他家的房屋地基比村里的路足足高出四米。“这路平时是村里的道儿,一发大水就成河沟了。”刘进涛指着村里低洼的道路说。

  “(我)1969年2月盖的房,6月份就发了水。”回忆起水灾,刘进涛老人一声叹息。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年年发水,房子不是被冲坏就是被泡塌。刘进涛大半辈子已盖了五次房,从土墙到砖墙,淹塌了盖,盖了再塌。“那时的房子是土坯房,遇水就塌,房子年年修。”刘进涛说,即便后来改建成砖瓦房,也难逃洪涝之苦。

  2003年,黄河兰考段生产堤两次决堤,洪水涌进东明县南部滩区。刘进涛所在的村子被“泡”,已经吐穗的玉米全部被淹,屋子里全是水,家具粮食无一幸免。无奈,他和家人只能在院子里临时搭帐篷住。

  其实,在滩区,每个家庭都有一部“盖房史”,这也是他们的“心酸史”。

  滩区群众有句顺口溜:三年攒钱、三年垫台、三年盖房、三年还账。这里平均每10年盖一次房,耗尽家财不说,有时候还要借外债,等还清账,又要盖新房子,攒不下钱,也过不好日子,大家做梦都想有个安稳的家。

  “生活的半径”

  距离找营村两公里,是长兴集乡的竹林新村。在东明县,提起滩区居民迁建,就不能不提竹林新村。

  平坦整洁的水泥路纵横交错,外观样式统一的两层别墅,家家户户都有气派的门楼;村子里,社区卫生服务站、幼儿园、小学、文化戏台等一应俱全……这是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对东明县长兴集乡竹林新村的第一印象。

  这些所见之物全都坐落在一个占地800余亩、高约4米的大村台上。这个巨大的村台容纳了5个滩区自然村,能够抵御黄河每秒12370立方米流量的洪水。

  走进村民刘会来的家,瓷砖铺地、暖气片挂墙,屋外寒风凛冽,屋内煦暖温馨。刘会来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他如今的幸福生活。二层的楼房,每层“三室一厅”,还有大凉台和一小院,白天在家带孙子,晚上广场上跳舞,幸福的生活城里人也羡慕。

  “放在几年前,老村年年发大水,怎么会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刘会来说,多亏搬了新村。

  从老村到新村,距离不过1公里,可这1公里路程,竹林村走得并不容易。

  2004年,东明县争取亚行贷款和省财政资金,开展建设村台试点,尝试通过整村搬迁,解决滩区群众安居问题,刘会来所在的竹林村等5个自然村的5100多名村民被纳入试点。

  整村搬迁之后,不仅便捷了生活,而且极大地便利了农业生产。过去,耕作半径过长一直困扰着竹林村的人。在竹林村老址,有居民家中距离地头最远可达七公里,整村搬迁之后,最远距离缩短至4.5公里。此外,竹林新村搬迁之后,腾退出耕地1190亩。

  竹林新村还有扶贫车间,贫困户和留守妇女可以就近就业。从竹林村到竹林新村,目前5100多人已全部搬迁,远离水患、安居乐业。

  “摸着石头过河”

  黄河滩区迁建,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借鉴,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竹林新村为今天的村台迁建提供了经验基础。”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指挥部副指挥长刘庆喜说。

  2016年8月,山东启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重大工程。首要问题就是“往哪儿搬”。有专家建议,整体搬到县城。这个方案看似简单,刘庆喜却深知其难。12万人搬过去,如何就业?搬到县城不行,从滩内搬到滩外行吗?

  在竹林新村,刘庆喜最终还是找到了答案。

  眼下,本着“地相近、人相亲、俗相同”的原则,根据群众意愿,在不增加群众生产半径的基础上,东明县探索出了就近就地淤筑村台建设新家园的迁建方式。“村台一般高4米,占地1000亩左右,通过把黄河里的沙抽出、过滤沉而成。”东明县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指挥部的邢罡说。

  按照《山东省黄河滩区居民迁建规划》,东明县滩区新建的25个新村,共涉及4个乡镇、148个自然村、3万余户、近12万人,计划总投资100多亿元。按照“一村一韵、一村一品”新农村建筑风格,进行高标准建设。“目前两个试点台和一期的11个村台正在紧张的建设中,其他的村台正在进行地基处理。到2020年年底,25个社区建设全部完工。”

  一个个村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承载着滩区群众的安居梦想,见证着黄河滩区一场历史性变迁。

  谈到未来,刘庆喜高兴地说,村民全部搬迁入住后,政府将对土地进行复耕,并采取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等方式引进高新农业项目,重点发展旅游观光和蔬菜相关产业,想方设法增加群众收入,确保滩区群众能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崔岩 张九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