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2月28日讯 今年以来,山东持续推进“四减四增”三年行动计划。逐步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同时,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一些地市利用自身优势,因地制宜,将原本污染严重、过度开发的“黑水荒山”重新变成了“绿水青山”。今天小编来盘点一下这些“丑小鸭”的华丽蜕变。
南四湖:“酱油湖”的重生
南四湖位于济宁市微山县,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四个相连湖组成,人们更习惯于称它“微山湖”。它是华北第一大湖,也是中国大型淡水湖泊之一。十年前,汇入南四湖的53条河流上,分布着4000多个排污点,不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排入湖,使得南四湖几年间就变成了“酱油湖”。“上面漂浮着白色的泡沫,微山湖上经常出现死鱼,老百姓根本不敢养鱼”!济宁市生态环境局微山县分局主任科员盛芹回忆起当年的场景说道。
2003年开始,南四湖成为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调蓄湖泊和调水通道。济宁市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关停微山县近30家煤炭、焦化等规模以上企业。铁腕治污倒逼着沿线企业调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也使得南四湖的水质有了很大提高。仅水中COD含量一项,就要求降到20mg/立方米,这高出国家最严标准2倍还多。
现在的南四湖成为了许多鸟类的栖息地。震旦鸭雀,号称“鸟中的大熊猫”,但在这里的芦苇荡中却经常能够见到。摄影爱好者陈保成介绍,这几年,他们在南四湖周边拍到的鸟类多达100多种。现在,南四湖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湿地。
济宁兖州:新建湿地 用清水润城
唐村煤矿是济宁市兖州矿区的第一座煤矿,前些年因为资源枯竭,关井闭坑,废弃的老矿慢慢变成了垃圾堆。近年来,唐村镇政府将这里建设成了创客空间,争取上级资金700多万,围绕梦想小镇旁的孔家河开始建设湿地公园,清理河道垃圾淤泥、关停排污企业。一个仅有3万多人口的小镇现在建成了国家级众创空间。每天清晨,湿地公园里随处可见风景写生的学生。不少艺术培训机构,从市区搬到了唐村镇。依托梦想小镇和循环经济产业园,2018年,唐村镇税收增长20%,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增长44%。实现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华丽蜕变。
东营黄河三角洲:以生态美支撑旅游兴
东方白鹳是世界濒危、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在我国约有三四千只,仅在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就有1千多只。在过去,黄河三角洲地区因为过度开发和土地盐碱化严重,不仅鸟类稀少,就连植被都是寸草不生。
近年来,东营市通过引进淡水中和盐碱,芦苇等植被重新繁茂起来,给鸟类栖息提供了环境,但芦苇过于密集,不便于鸟儿觅食,为此东营又实施了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建设人工驻鸟岛的同时,还把孤东采油厂12口井被连根拔起,胜利油田151处油井已完成封井,到明年底,三角洲核心区和缓冲区300处生产设施将全部退出。
多项保护措施的实施,使得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逐渐变成了鸟类的天堂。保护区里现有各种鸟类368种,每年有近600万只的候鸟飞到这里繁殖栖息。保护区的鸟类博物馆,高峰期有近数千名游客参观。黄河三角洲地区成为了旅游胜地。
德州临邑:复活古河道 建设美丽宜居小镇
德州临邑兴隆镇被评为第四批“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财税收入连年高速增长。但是在两年前,这里却是另外一番景象。因为多年的河道堵塞,一场大雨下来三分之二的土地绝产。附近的养猪场、垃圾场也出现了污水外泄。后来,临邑县下定决心拓宽河道,清理淤泥、垃圾,还取缔了河边的养殖场。河道清理正赶上兴隆镇两区同建、合村并居建设。兴隆镇高标准建设了公园、学校、养老院,沿河的5个村庄合并成新社区。南岸的3000多亩土地,也结束了守着河道无水可灌的历史。如今的兴隆镇面貌焕然一新,被评为第四批“山东省美丽宜居小镇”,财税收入连年高速增长。复活的古河道,让兴隆镇真正兴隆起来。
济南:让小“黑”河重回小“清”河
小清河是济南城区唯一的外排河道,蜿蜒70公里,先后流经4个区。随着城市发展,排放的废水不断增量导致小清河一度成为了“酱油河”。到去年底,每天仍有近6万吨污水溢流到小清河。 2017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中,小清河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推进不力、污水处理厂超负荷运行等问题被作为典型案例通报。济南把城乡水务一体化作为一项改革重点,小清河综合治理攻坚战再次拉响。随着污水治理能力的提高,小清河水质逐渐提升到五类水体,然而水质并不稳定。 监测数据显示,从今年4月份开始,小清河已经连续两个月水质稳定达到四类水体,高于国家标准。
明年,济南市将再新建9座污水处理厂,新增日处理能力22万吨;借助小清河复航工程的带动,小清河沿线景观也在改造提升,到2020年底,小清河将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宜游”的生态治理目标。
东营利津:旧窑厂变身植物园
利津县东津植物园现有各类景观树木、植物100多种,是周围居民赏花休闲的必选之地。而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十多年的旧窑厂。因为环境脏乱差,导致县城周边一些生活垃圾往这里聚集。这里变成臭气熏天的垃圾场。为解决这一问题, 当地以“生态优先、环境优美、自然人文、合理利用”的原则,打造植物园,垃圾遍地的废旧窑厂开始“变身”。 依托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治理,当地成功吸引6亿元的医康双养、文化生态旅游项目进驻,未来将带动周边十几个村实现旅游产业致富。
济宁任城:采煤塌陷地变“热带雨林”
济宁市任城区喻屯镇紧邻煤矿,随着煤矿开采,镇上2000多亩地成了塌陷区,而农田几乎都变成了沼泽地,粮食几乎绝产。后来,济宁市将采煤塌陷地治理与发展现代生态农业结合起来,在这里建设了一个热带雨林馆,同时通过土地挖深垫浅,塌陷地上还发展起了热带水果种植、淡水鱼养殖、生态水稻等六大产业。现在,这里被列入济宁市新旧动能转换重点项目。
菏泽巨野:废弃矿坑上建起特色旅游镇
核桃园镇是菏泽市唯一有山的乡镇,前些年,山石资源无序开采,生态破坏严重。 不少地方成了“深坑”。2015年开始,巨野县下决心封山禁采,关停所有矿山。封山之后,随着地下水慢慢涌入废弃矿坑,形成了近600亩的水质清澈的湖面。巨野县渐渐引入民间资本,围绕水面做文章,几年下来,废弃矿山变了模样,动物园、水上乐园相继开工。巨野县在废弃矿坑上打造了一个特色旅游小镇。
闪电新闻记者 耿琰报道